第6部分(第1/4 页)
即使在这种困境中,李小龙依然充满自信,他曾向朋友展示他写下的一则预言。预言的标题是:“我绝对可以达到的目标。”内容是这样的:“我,布鲁斯·李,会成为美国第一个片酬最高的东方超级巨星。我能演出最刺激的功夫表演,表现一个演员所能有的最佳业绩。从那以后,一直到1980年底,我的财产会达到1000万美元之巨。我能随心所欲地生活,能得到内心的和谐与幸福。”
当时,他的这则预言在好莱坞被作为笑料流传。
1970年,李小龙携家眷回香港度假,不久以后回到洛杉矶。
机会仿佛真的来了。返美后,华纳兄弟公司电视部经理汤姆·库恩约李小龙见面,说:“本公司正在考虑拍摄一部表现中国功夫的电视片,这个功夫师来自中国,活动背景放在美国。”他表示作为主角的功夫师由李小龙担任。李小龙欣喜不已。虽说不是拍电影,但在此前他还没主演过任何电视剧。经过商量,双方一致同意把这部表现中国功夫的电视连续剧定名为《功夫》。
按库恩的要求,李小龙先写出了《功夫》的故事梗概,兴致勃勃地交给华纳公司。谁知库恩变卦了,根本没看剧本,而是通过第三者传出话说:“我们认为,李小龙不适宜做每个星期都在电视里出现的明星,这和拍一两集是不同的。尽管我们知道他很想主演《功夫》,但我们必须对公司的财政负责,所以我们还没有认真考虑过让他主演。”他还说:“华纳公司、ABC公司和发行商们都认为李小龙的英语还不够地道,他在电视观众中的名气并不算大,他只是拍过单集片,缺乏支撑十集电视片的经验和能力。”
至此,李小龙连在美国主演电视剧的梦想都破灭了。这时他有心往香港发展。
当时,香港有多家制片公司邀请李小龙加盟,李小龙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比如,他要求每部片的制作费用不得少于60万港元;他有权利聘请外国演员,并且明白地说:“我有权修改剧本,因为世界上除了我的功夫学生施里芬,不再会有第二个剧作家能写出真正表现我的截拳道的剧本。我的权力要与导演一样大,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导演怎样才能表现出我的截拳道。”
李小龙开出的条件,把香港绝大多数制片公司都吓退了。其实,真正有意与李小龙合作的,香港只有邵氏电影公司一家。
邵氏公司当时已成长为香港电影业的大哥,它几乎垄断了香港的影剧院,并在东南亚有庞大的发行网络。邵氏公司老板邵逸夫没有就李小龙提出的条件讨价还价,而是开列出自己的条件。他答应给李小龙的片酬是每部2000美元;每部影片的制作成本计划在7万美元左右;最好是签订长期合约。当时邵逸夫给自己手下的男女明星也大致是这种待遇,这些明星通常签六年一期的合约。他还根据李小龙在好莱坞影视圈从未饰演过主角这一点,认定李小龙当时并非得意。
果然,李小龙表示愿意加盟邵氏公司,但他没有答应马上签约,而是要求邵逸夫把有关资料寄给他看,再考虑下一步的事情。但邵逸夫似乎有心要挫一挫李小龙的傲气,吩咐手下人说:“叫他先到香港来,一切都可以安排。”逆境中的李小龙极为敏感,立即火冒三丈,强硬地答复对方:“是你们向我发出邀请的,请你们来洛杉矶与我谈,你们不来,拉倒!”
就这样,合作一事泡了汤。
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邵逸夫没网罗住李小龙,的确是决策上的一大失误。邵逸夫不肯屈尊俯就,结果成全了嘉禾公司的老板邹文怀。
当时邹文怀正值创业之初,处境的确十分艰难,根底浅,资金缺,当时不少人正等着看笑话。如果邵逸夫能与李小龙合作,邹文怀是很难与其竞争的。当邹文怀获悉邵逸夫谈崩之后,立即抓住这个机遇,向李小龙发出邀请。邹文怀深知襁褓中的“嘉禾”,对李小龙是不具有吸引力的,他只有靠高片酬,靠诚挚的合作态度来拉拢李小龙。
当时,影星郑佩佩脱离“邵氏”赴美结婚。“嘉禾”制片人、导演罗维的太太刘亮华一直追到美国,试图拉拢郑佩佩加盟“嘉禾”,但郑佩佩没有答应。于是,邹文怀就指示刘亮华力争把李小龙的事情办妥。这样,身负使命的刘亮华便赴好莱坞拜访李小龙。
李小龙在家中接待了刘亮华女士。交谈中,李小龙很赞赏邹文怀另立门户之举,他说:“都是香港影界顶尖人物,论才华谁不比谁差,干吗一辈子屈着腰做人家马仔。”
“嘉禾”给李小龙的片酬是每部7500美元。刘亮华表示,李小龙的其他要求,他们会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