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2/4 页)
也没有意思。』
『那么,怎么样呢?』
『索性倒下来算了。』
『瞎说八道!』螺蛳太太跳了起来,大声说道,『胡大先生,你不要让我看不起你!』
胡雪岩原是激励她的意思,想不到同时也受了她的激励,顿时精神百倍地站起身来说∶『好!我马上去看德晓峰。』
『这才是。』螺蛳太太关照∶『千万不要忘记谢谢莲珠。』
『我晓得。』
『还有,你每一趟外路回来去看德藩台,从来没有空手的,这回最好也不要破例。』
这下提醒胡雪岩,『我的行李在哪里?』他说∶『其中有一只外国货的皮箱,里头新鲜花样很多。』
『等我来问阿云。』
原来胡雪岩每次远行,都是螺蛳太太为他收拾行李,同样地,胡雪岩一回来,行李箱亦照例卸在她这里,所以要问阿云。
『有的。等我去提了来。』
那只皮箱甚重,是两个丫头抬上来的,箱子上装了暗锁,要对准号码,才能打开。急切间,胡雪岩想不起什么号码,怎么转也转不开,又烦又急,弄得满头大汗。
『等我来!』螺蛳太太顺手捡起一把大剪刀,朝锁具的缝隙中插了下去,然后交代阿云∶『你用力往后扳。』
阿云是大脚,近尺莲船抵住了皮箱,双手用足了劲往后一扳,锁是被撬开了,却以用力过度,仰开摔了一交。
『对!』胡雪岩若有所悟地自语∶『快刀斩乱麻!』
一面说,一面将皮纸包着的大包小包取了出来,堆在桌上,皮箱下面铺平了的,是舶来品的衣料。
『这个是预备送德晓峰的。』胡雪岩将一个小纸包递给螺蛳太太,又加了一句∶『小心打碎。』
打开来一看,是个乾隆年间烧料的鼻烟壶,配上祖母绿的盖子。螺蛳太太这几年见识得多,知道名贵,『不过,』她说∶『一样好象太少了。』
『那就再配一只表。』
这只表用极讲究的皮盒子盛着,打开来一看,上面是一张写着洋文的羊皮纸,揭开来,是个毫不起眼的银表。
『这只表┅┅』
『这只表,你不要看不起它,来头很大,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用过的,我是当古董买回来的。这张羊皮纸是「保单」,只要还得出「报门」不是拿破仑用过,包退还洋,另加罚金。』
『好!送莲珠的呢?
『只有一个金黄寇盒子。如果嫌轻,再加两件衣料。』
从箱子下面取出几块平铺着的衣料出来,螺蛳太太忽生感慨,从嫁到胡家,什么绫罗绸缎,在她跟毛蓝布等量齐观,但一摸到西洋的衣料,感觉大不相同。
这种感觉形容不出。她见过的最好的衣料是『贡缎』,这种缎子又分『御用』与『上用』两种,『御用』的贡缎,后妃所用,亦用来赏赐王公大臣。
皇帝所用,才专称为『上用』。但民间讲究的人,当然亦是世家巨族,用的亦是『上用』的缎子,只是颜色避免用『明黄』以及较『明黄』为暗的『香色』,『明黄』只皇帝、太上皇帝能用,『香色』则是皇子专用颜色,除此以外,百无禁忌,但争奇斗妍,可以比『上用』的缎子更讲究,譬如上午所着与晚间所着,看似同样花样的缎袍,而暗花已有区分,上午的花含苞待放,下午的花已盛开。这些讲究,已是『不是三世做官,不知道穿衣吃饭』的人家所矜重,但是,比起舶来品的好衣料来,不免令人兴起绚烂不如平淡之感。
螺蛳太太所拣出来的两件衣料,都是单色,一件藏青、一件玄色,这种衣料名叫『哔叽』,刚刚行销到中国,名贵异常,但她就有四套哔叽袄裤,穿过了才知道它的好处。
这种在洋行发售,内地官宦人家少见,就是上海商场中,也只有讲时髦的阔客才用来作袍料的『哔叽』,在胡家无足为奇。胡雪岩爱纤足,姬妾在平时不着裙子,春秋佳日用『哔叽』裁制夹袄夹裤,稳重挺括,颜色素雅,自然高贵。她常说∶『做人就要象哔叽一样,经得起折磨,到哪里都显得有分量。』此时此地此人,想到自己常说的话,不由得凄然泪下。
幸好胡雪岩没有注意,她背着灯取手绢醒鼻子,顺便擦一擦眼睛,将拣齐了的礼物,关照阿雪用锦袱包了起来,然后亲自送胡雪岩到花园的西侧门。『
这道门平时关闭,只有胡雪岩入夜『微行』时才开,坐的当然也不是绿呢大轿,更没有前呼后拥的『亲兵』,只有两个贴身小跟班,前后各擎一盏灯笼,照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