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奴,并把这一年的年号改为“竟宁”,意思是,从此边境地区就要永远安宁了。呼韩邪单于更是对自己的汉家妻子倾心敬爱,对汉朝倍加感激。他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感激她为匈奴民族带来了吉祥和安宁。
王昭君在习俗完全不同于内地的塞外,生活了几十年。生下1男2女。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子女及周围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努力地维护着汉匈之间的友好关系。
这样,昭君出塞,就不仅仅是一个内地女子远嫁塞外的爱情故事了,而是作为造福于汉匈两族人民的佳话,留下千古美谈。从这以后,汉文化和汉族人民的生产技术,如计算方法、凿井、筑城、修造房舍等开始传入匈奴,促进了匈奴生产的发展和进步;匈奴的良马和养马技术也传入了内地。
“昭君芳名垂青史,胡汉和亲识见高;词人各述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今天,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南郊大黑河畔有座“青冢”,相传就是昭君墓。络绎不绝前来瞻仰的各族游人,无不对王嫱这位民族团结的先驱怀有深深的崇敬。
与“昭君出塞”的动人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初年,在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生活着一个古老的吐蕃族,这是现在藏族的祖先。吐蕃族有一位“慷慨才雄”的首领,人们尊称他为“松赞干布”。年轻的松赞干布平定了内乱,统一了整个西藏高原,建立起奴隶制的政权,把都城迁到逻些(现在的拉萨)。他顺从西藏高原广大民众的愿望,迫切要求与“贞观之治”时期极其强盛的唐帝国通好,以得到唐王朝的支持,巩固统治秩序,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和亲”已经成为一种很好的民族团结友好的形式。唐朝如果能将公主嫁给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便被看做是一种了不起的恩典。松赞干布曾经四次向唐皇帝求婚,终于得到了唐太宗的应允,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松赞干布喜出望外,立即准备了丰厚的聘礼:黄金5000两、宝物珍玩数百件,并且让他的宰相禄东赞到长安去纳聘。
共姓中华(3)
文成公主出生在皇族,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熟读过经、史、诗文。她开始也对远嫁吐蕃产生过犹豫,但有远见卓识的唐太宗,意识到使西陲吐蕃“常作汉家亲”,对确保西境的安宁是十分必要的。在他的劝说下,文成公主欣然领命。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从长安出发了。这支队伍的组成和行李是十分可观的,又是十分奇特的。除有25名青年宫娥、一支精强的卫队、一个乐队之外,还有一群工匠;除了有各种诗集、经史、《艺林三百六十法宝鉴》、《工艺六十法》以及上百种医药书外,还有吐蕃所缺的芜菁种子和其他各种谷物的种子;除了许多珍贵饰物的嫁妆,还有一尊释迦牟尼的佛像。这哪里只是嫁出一位美丽贤惠聪颖的姑娘呢,简直是要把一切中原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都送给边疆地区的人民啊!
唐太宗非常重视这次和亲,特命当时宗室诸王中最有威望的族弟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松赞干布更把和亲当作一件大喜事,让人专门仿照唐朝的建筑,在逻些建造了一座宫殿——大昭寺,来迎娶文成公主。他亲自率领大队侍从前往青海迎接,与李道宗相见行子婿之礼。吐蕃民众也像过节一样地欢欣,沿途准备了马匹、牦牛、船只,迎送公主。
文成公主没有辜负两族人民的殷切期望。她在西藏高原生活了40个年头,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兄弟般情谊的发展,沟通了中原和西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宗教的交流。例如,当时吐蕃还没有文字,在文成公主的倡导下,松赞干布组织一些人专门研究,创造了36个藏文字母和拼写造句的文法,从此产生了藏文;原来西藏没有完整可靠的历法,文成公主入藏后,就采用了汉族的历法,还介绍了许多汉族的新式农具和种植方法,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松赞干布一面派遣许多贵族子弟去长安学习文化,一面邀请汉族文人去为他们编写公文。因此,汉族的冶金工艺、农具制造以及纺织、建筑、制陶、碾米、酿酒、造纸、制墨等技术都先后传入西藏;同样,西藏的特产犀角、麝香以及良马、金器等,也传入到中原来。
以这次和亲为先导,唐朝和吐蕃长期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
唐太宗死时,松赞干布奉献金银珠宝15种,置奠于唐太宗的灵前,表示深切的哀悼和怀念,并致书朝廷表示:“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赴国除讨。”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