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宗即位后,又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唐中宗时,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唐穆宗时,与吐蕃赞普足德赞共同建立了“甥舅和盟碑”,又叫“长庆会盟碑”。在盟约里,双方表示:“患难相恤,暴掳不作” 。这块会盟碑,直到现在还完好地树立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作出的贡献,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西藏人民更是世世代代尊崇敬爱着两位英雄。在今天拉萨的大昭寺内,仍然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每年藏历的四月十五日(是公主来到逻些的纪念日)和十月十五日(是公主的诞辰),藏族同胞都要举行许多庆祝活动来纪念文成公主这位民族友好的使者。
共姓中华(4)
近百年来,一些心怀鬼胎的殖民者和一些民族败类,几次挑起事端,妄图把西藏从祖国的版图中割裂出去,这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子孙们决不答应的。
昭君和番和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早为人们所熟知,下面,我再来讲一个长期以来只在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着的爱国英雄冼夫人致力于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故事吧!
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古老越族的一位杰出领袖。她威震岭南,被视为传奇式的巾帼英雄,被岭南人民尊为“圣母”。
梁朝时,汉人冯宝在高凉做太守,仰慕冼夫人的才华和风采,经人说和,与之结为良缘。婚后,冼夫人积极协助丈夫在越族人民中间推行政令,约束越族首领,不许他们犯法扰民。致使高凉百姓生活安宁,生产得以长足发展,经济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冯宝去世以后,冼夫人依然矢志不移地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而尽力。
广州刺史欧阳纥发动叛乱、起兵反陈时,把冼夫人的儿子冯仆加以拘禁,想以此逼迫冼夫人起兵一同叛乱。这时,摆在冼夫人面前的有两种选择:随叛臣起兵,儿子便可得救;拒绝叛军胁迫,儿子便可能被杀。在关键的时候,冼夫人毅然地选择了后者,她说:“我忠贞报国已经两代,不能为了爱儿子而负了国家。”于是拒绝了叛军的威逼,并协助陈朝大军,平定了这场叛乱。
果然,儿孙们都继承了她的志向。其孙冯盎,在隋末###之时,曾控制了五岭20多州,占据着广州、梧州、海南岛一带的广大地盘。有人劝他趁机割据称霸,自立为南越王,冯盎毅然拒绝,说:“我家自太夫人以来,几代都赤心为国,岂能自立为王,独霸一方,给先人带来羞耻!”他遵从祖母的遗训,最后归附了大一统的唐王朝,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贡献。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也是一个酷爱自由、有着悠久革命传统的民族。近代史上,当列强欺辱我们祖国的时候,各族人民更是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台湾高山族同胞,在鸦片战争之后,曾经组织起40000多人的义勇队抗击英军进犯,使“夷人五犯台湾,未得一利”;藏族人民在1888年英军入侵时,在隆吐山坚决抗敌,并在各地烧教堂、逐洋人,进行“爱国保土”的斗争;中法战争期间,大长了中国人民志气的镇南关——谅山大捷,就是刘永福、冯子材领导的由壮、汉等各族人民组成的部队英勇奋战的胜利果实。
近代史上,无论是在东北、西北地区反对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无论是在西南、中南和东南反对英、德、美、日等侵略者的斗争,少数民族的人民都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读书的放下笔,耕田的放下犁耙,做生意的放下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同饮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那投降洋鬼子的二毛子。”这是热血爱国青年陈天华在《警世钟》一书中发的呐喊,不仅是鼓动,也是总结,是近代史上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保卫家国的写照。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各民族大动员、大团结的结果。在众多的抗日武装当中,便有东北的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各族人民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海南岛的汉、黎、苗等各族人民组成的琼崖纵队;陕甘宁边区的回民骑兵团;冀中、渤海地区的回民支队;大青山的蒙古族游击队,云南各族人民组成的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