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自然意味着要承担不可测的风险,这其中包括人的风险、程序正确性的风险,以及贯彻执行上的风险。管理人为性和系统工作规范性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一点。
李宁公司采取制度先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由ERP项目经理主持,公司中高层领导参与并签字,项目组制定了几十页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11项内容,并且专门召开启动大会来贯彻实行。
让郭建新感到庆幸的是,〃公司的高层领导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比如项目推进组开会的时候,公司的管理层几乎都到了。关键是高层早已认识到,ERP的实施是一个管理的项目,而不是IT项目〃。
但是,ERP实施起来并不顺利,问题很多,人员的适应就是个大问题。基层人员发现工作量甚至有了成倍的增加,以前一个订单只需输入基本信息,现在却要增加很多信息,这些变化让有些部门难以适应。于是,本来不善言辞的郭建新开始在各个部门游说,不断号召大家学习讨论。
抛开所有的困难不谈,只看一个细节就能窥见当时实施ERP的困难以及艰辛。信息化部门有一条会议制度是,参会人员如果迟到,必须以60倍于迟到的时间站着听会,这是公司历来少有的〃按秒计算〃,而郭建新就较真地执行过。郭建新自己也承认,〃这看上去似乎有点可笑〃,但这种不得不为的严苛是保证项目实施的极端办法之一。郭建新认为:〃项目进程有时候是以秒来计算的,任何一点怠慢都可能导致系统的缺陷,使最初的目标难以实现。〃在多个项目的经验积累之后,这是郭建新最深的感触,也是他几乎不近人情地坚持原则的原因。就在这样无数次一步步的坚持和规范化操作中,公司的ERP才能得以实施。
当时作为一家轻资产的公司,李宁公司的具体运作流程是:设计开发产品,组织经销商订货会,根据订货会订单组织生产,生产成品入仓,执行期货订单销售发货。当时李宁公司的新品开发一年有春夏两季,经销商在订货会上下订单,一次预订半年货物,公司根据每次的订单来组织随后半年的产品设计、开发。这种〃期货制〃对产品的时间进度和价格要求很高。引入ERP系统之后,整个运作流程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环节得到了优化。而且,ERP系统对回款进行信贷控制后,保证了每月回款资金流的平稳和良性循环,为公司整体的高效运作带来了很大好处。
§虹§桥书§吧§。
第21节:第七章 可靠的组织(3)
在运作顺畅之后,员工习惯了ERP的便利和好处。ERP系统固化下来的业务运作流程和知识管理,使其他部门和新员工也可以很轻松地借鉴学习经实践检验成功的模式,而不需再重新摸索。
逐步地,李宁公司实现了在1997年开始进行时看似不可能的ERP系统,完成了第一个行业内的创新实践,实现了信息管理的组织化。
而这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需要实施的是EPOS系统。《李宁睁开信息系统的双眼,突破发展瓶颈》描述道:〃2002年,公司高层终于再次做出决定:建立一个快速的渠道终端响应机制,确保每周的数据分析,以精确判断促销活动或广告宣传的效果,实现全国范围内灵活的价格调控和货品调配。〃 这又是一次挑战。ERP的实施只是在公司内部,而这次将面对复杂的销售结构和分销网络,〃包括直营店,分销店,以加盟、合作等方式存在的店中店、大卖场在内,三层分销层级,规模大至13个分公司400多家门店,还有2 000家经销商。分销渠道异常复杂,是完全的多维结构,而这些全都要囊括在这套零售终端系统里〃。这些工作光想想就让人咂舌。
2003年下半年,在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论证及其他筹备工作之后,系统上马。
与实施ERP时同样的严苛无须赘述,制定和推进相关机制和运作流程的办法再次成为法宝。有了这种态度,2004年上半年,李宁公司再次完成了这一任务。此后每天,在这套系统里运行的门店销售终端EPOS系统,在规定时间将每天的各项销售指标通过数据通信传到分公司的MIS系统,也同时传到总公司的MIS系统,所有的销售数据及时、准确,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了自下而上的数据关联。根据这些数据,销售部门可以做出各类分析,迅速做出调整并及时反馈到品牌决策层。
ERP无疑让公司看清了企业的五脏六腑,EPOS则让它的视角延伸到了神经末梢。
尽管有了成绩,〃努力摸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