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3 页)
后记
这本书得以再版重印,要特别感谢阎晓宏同志。
这本书的首印是在1995年1月。当时使用的书名是《审判海盗——中国版权备忘录》。作为系列丛书同时出版的还有我的另外4部长篇。在全国著作权自愿登记的作品中,它们分别排在00001号到00005号。为此,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将其收藏,新华社以《中国版权一号诞生》为题发了通稿,近百家报纸作了报道。首印一万套很快销完,3个月后第二次印刷了一万套。那已是十几年前的往事了。这些年我的工作不断转换,精力和兴趣已不在创作上,与出版领域越来越远,也与版权领域越来越远。回想起来,过去出版的十来本书曾给自己带来许多快乐,但快乐都在创作过程之中,一旦出版成书,快乐随之结束,就再也不想回头去看了。尽管它们在市场上可能还要需求,我从未提起过再版重印的事。
两年前的一天,接到晓宏同志一个电话。自从1997年我离开新闻出版署之后,我们似乎一直没有联系过。他已由当年的副司长提升为司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成为国家最高版权管理机关的主要领导。电话里,他只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主管版权工作后,急需补充和丰富版权知识,为此翻阅了几乎所有的版权理论书籍,还请专家们给他推荐这方面的文章。一位老专家给他送去了两部作品,一部是《安娜女王法》,一部是《走向伯尔尼》。《安娜女王法》是1710年由英国议会通过的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标志着以作者权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现代版权制度的诞生,被誉为“现代版权保护的第一声春雷”。《走向伯尔尼》则是我的一部中篇报告文学。晓宏同志说,他特别喜欢我的这部作品,已经读过多遍,现在到各地讲授版权知识时,往往要引用其中的一些典型事例。他还叹道,像这样的既专业又生动的大众版权读物实在太少了。
《走向伯尔尼》于1993年2月刊登在《当代》杂志上。作品真实的记述了中国版权立法的曲折历程,记述了中国知识群体的版权意识觉醒过程,发表后曾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于1994年获得“当代文学奖”。在我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当代中国的报告文学园地里,它也是有特色的一枝。人们常常感叹报告文学这种体裁的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淡忘,但这部作品却在十几年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至今,还通过一些网络的传播被人们阅读和引用。去年我曾将其中一些片断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竟然还有不小的点击率。也许,那位专家推荐给晓宏同志看的,就是从网上下载的吧。
后来与晓宏同志又有几次接触。每次见面,他都谈起这部作品,每次谈起,他都兴味甚浓。我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他对这部作品的厚爱,感受到他对国家版权保护工作的挚着,也感受到他对作者的创作劳动的尊重。他问我,为什么不把《走向伯尔尼》出版一本书呢?我说,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东西了,还会有人看吗?他肯定地说,会有人看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也会有市场需求。我说,那篇东西只有6万来字,出本书也嫌太薄了。他说,如果觉得篇幅不够,还可以加上一些插图,或者附上你写的其他有关版权问题的作品。他的这个提议使我兴奋起来,似乎找到了十几年前的快乐,还有十几年前的年轻。
我确实还写过一些关于版权的作品,包括在杂志上连载过的《版权对话录》等,加在一起真的够一本书了。但在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了这本《审判海盗——中国版权备忘录》。它其实就是在《走向伯尔尼》的基础上由中篇扩展为长篇的。与其整理出版一本新书,莫如将这本书再版重印。我把这个想法给晓宏说了。巧合的是,那天我把这本书送给晓宏的时候,华艺出版社的鲍立衔社长也在座。鲍社长当场表示,愿意将这本书再版重印。对书的发行,大家也有一定信心,认为它不仅适合于版权界阅读和培训,而且对整个知识界的觉醒和维权会有帮助,对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好的读物。
期望这本书再版后能够受到读者欢迎。感谢阎晓宏同志的推动和作序,感谢华艺出版社的首印和再版,更感谢您——此刻正在翻阅这本书的朋友!
作者
2008年6月
txt小说上传分享
原版后记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著作权法那一刻起,我似乎与著作权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在1990年9月7日,我作为一名记者,有幸旁听了委员们关于此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