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页)
见群龙无首,吉。以上爻辞中,“勿用”、“利见大人”、“无咎”、“有悔”、“吉”都是吉凶以不同比率的调合而成,如同黑白照片中的各个部分(格子)是黑与白不同比率的调合。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随着阴爻与阳爻在不同卦位上的不同排列而呈现出“色调”不同的吉凶图景。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一共有六个卦位)都是只有三个卦位的八卦中的各个卦象以不同的方式的叠加而成的,如蒙=艮上+坎下,否=乾上+坤下,(六十四卦)乾=(八卦)乾上+乾下,等等。《周易?说卦》对八卦中每一卦的解释是:“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悦)也。”这里,“健”即刚健,“顺”即柔顺,“震”即活动,“入”即进入,“陷”即陷入,“丽”即共同行动(“伉俪”一词中的“俪”,即源于“丽”),止即静止,说(悦)即愉悦。可以看出,八卦所描述的这些状态,并非如很多人认为的,是外在于人的自然宇宙的种种属性,而是人的种种状态——很可能如有人认为的,这些状态其实是男女性行为的不同状态。这些状态之间不同的搭配,又形成了更多的状态,这些状态透露着各种程度的吉凶,即关于吉凶的信息。阴阳八卦的思想属于汉民族文化,但相信两种对立的数字的不同组合可以反映人的生存境遇,却不是汉民族独有的。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学者发现,苗人和彝人也有以数占卜吉凶的习俗。如彝族人的占卜方法是,“巫师取细竹或草杆一束握于左手,右手随便分去一部分,看左手所余之数是奇是偶,如此共行三次,即可得三个数字。有些地方用一根树枝或木片,以小刀在上面随便划上许多刻痕,再将木片分为三个相当部分,看每一部分刻痕共有多少,亦可得出三个数字然后巫师根据这三个数是奇是偶及其先后排列,判断氏族之间打斗的胜败情况。由于数分为奇偶二种,卜要进行三次,所以全部的排列组合共为八种,胜负吉凶的解释也相应有八种答案:1
偶偶偶--不分胜负。2
奇奇奇--非胜即败,胜则大胜,败则大败。3
偶奇奇--战斗不大顺利。4奇偶偶--战必败,损失大。5
偶奇偶--战斗无大不利。6偶偶奇--战斗有胜的希望。7
奇奇偶--战斗与否,无甚关系。8
奇偶奇--战必胜,掳获必多。
那些巫师们相信,由两种最基本的数字(奇偶数)的不同排列能反映出种种神秘的信息。他们把由“奇”和“偶”这两个数字的不同排列而组成的数字“翻译”成为各相应的信息。2.4
一个由来已久的误解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上面提的第一个问题--《易经》为什么要使用二进制语言?这是因为,《易经》中所记载的是古代巫师预测(即“卜”)吉凶的活动,记载着巫师们以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虚拟出来的一幅幅关于吉凶状况的图景。人的生存状况总是处于“吉”和“凶”这两极之间,各种生存状况的色调都是吉与凶以不同比例的调配出来的。二进制语言足以表达出各种生存状况的信息。
我们前面已经指出,所有的“数字”其实与“0”这个数都具有同一性质——它们都是人为了计算的方便而设立的一种计算语言,只不过“0”这个数字更明显地具有这一特征。
然而相当“浪漫主义地”使用数字的巫师们同时又以为,关于人的生存状况的信息与客观世界本身的规律是同一的,他们虚拟出来的人的生存状况是对于客观世界的模拟。《易经》中已经包含这种成份,而《易传》将这种成分大大地夸大了。二进制语言本来是用来描述吉凶信息的语言,具有哲学冲动的人们把它当成了描述客观世界的“科学”(其实是地道的伪科学)语言。这完全是对于客观世界想当然的看法。其实这是处于文明早期的人们在思想上的通病。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干脆把人的语言 logos(本来的意思是“话”、“语言”)说成是客观世界的语言,把本来是一种交谈式的说理方法的“辩证法”(dialectics,在英语中,与这个词词形相近的有两个词,一个是 dialect,即“方言”,一个是 dialogue,即对话,由此我们也可以约略地知道 dialectics 含有“语言”、“说话”的意思)当成了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规律。从此以后,中国和西方的哲学家们都在作为带着描述客观世界图景的哲学冲动来谈“辩证法”,坚定不移地把“语言的牢房”当作自己的家。
一直到了19世纪末以后,西方哲学界有一批有神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