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页)
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说的宝钗,宝琴,香菱,莺儿等都笑了。宝钗笑道:“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我们这琴儿就有些像你。你天天说要我作亲姐姐,我今儿竟叫你认他作亲妹妹罢了。”
湘云又提醒宝琴:“你除了在老太太那里,就到园子来玩,在这两个地方你随便吃喝玩乐。到了太太屋里,如果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如果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的有些人心眼坏,会害咱们的。”这说的应该是赵姨娘他们吧。宝钗、宝琴、香菱、莺儿等人都笑了。宝钗笑着说:“说你没心,却又是个有心人。虽然有心,但嘴还是太直了。我们这琴儿就有些像你。你天天说要我做亲姐姐,我看你干脆认她当亲妹妹算了。”湘云接着就瞅了宝琴半天,又笑着说:“这一件衣裳也只配她穿。”
这时,琥珀走过来笑着说:“老太太让我说一声,让宝姑娘别对琴姑娘管得太紧了。她还小呢,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了推宝琴,笑着说:“你哪里来的福气!你还是走了吧,小心我们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哪里不如你。”正说着,宝玉、黛玉都进来了,宝钗还在那里开着玩笑。湘云笑着拉拉宝钗:“宝姐姐,你这虽然玩笑话,还真有人是这样想呢。”琥珀笑着接话:“真生气的没别人,就只有他了。”她边说,边用手指着着宝玉。宝钗和湘云都笑着说:“他倒不是这样的人。”琥珀又笑着说:“不是他,就是她。”说着,又指着黛玉。湘云就不说话了。她这是默认了?既然知道人家好生气,为什么还要惹人家呢!宝钗赶忙笑着说:“那就更不对了。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比我还要喜欢心疼呢,怎么会生气呢?你别乱说了。她那嘴有没有什么证据的。”
宝玉当然知道黛玉有些小性儿,但还不知道黛玉和宝钗最近感情的发展,正担心贾母嫉妒宝琴,现在观察黛玉的表情果然和宝钗说的一样,感到非常奇怪。他心里就开始琢磨:“她两个平日不是这样好啊,今天看来竟然比别人好十倍。”这时,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就像亲姊妹一样。宝琴年轻单纯,聪明伶俐,从小读书识字,在贾府住了两天,大致的人已经都认识了。她见姐妹们都不是那种轻薄的人,又都和姐姐很合得来,所以也就不会怠慢谁了。她觉得黛玉应该算是其中出类拔萃的,所以对黛玉更加亲近。宝玉更是奇怪得不得了。
一会儿,大家就都散了,黛玉回房休息。宝玉就去找她,笑着问:“我虽然看了《西厢记》,但是今天想来,但有一句不理解,请你给我讲讲。”黛玉听了,知道他这里边有文章,就笑着说:“你说出来我听听。”宝玉笑着说:“那《闹简》上有一句说得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是几时’三个字问得有趣。是什么时候接了?你说说我听听。”
这是宝玉突然发现黛玉和宝钗关系变好了,所以拿《西厢记》里的《闹简》中的话打趣黛玉。这句话说得其实就是“举案齐眉”故事。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后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孟光从不摆富家小姐的架子,每次给梁鸿送饭时,都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显示对丈夫非常敬重。后来人们用“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形容夫妻互相尊敬。明明是梁鸿接的孟光的案,这里说孟光接了梁鸿的案,用的反话,意思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们什么时候变得相敬如宾了? 宝玉的话还酸溜溜的。
黛玉忍不住也笑了起来:“他也问得好,你问得也好。”宝玉假装委屈地说:“过去你只怀疑我,现在我反落了单。”黛玉笑道:“谁知她原来是个大好人,我还总以为她一肚子坏水呢。”接着,她就把说错了酒令、送燕窝的事,一一告诉了宝玉。宝玉这才明白了原因,笑着说:“我说呢,正纳闷儿‘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小孩儿口没遮拦”也是《西厢记》里的话,意思是小孩说话嘴不严实,不知道掩饰。这指的是黛玉说酒令时不小心提到了《西厢记》里的诗句。
黛玉又说起宝琴来,想起自己没有姐妹,不免又哭了起来。宝玉赶忙劝说:“你又自寻烦恼了。你看看,比过去更瘦了,你还不知道保养。每天本来好好的,你偏要自寻烦恼,哭一会儿,才算完成了这一天的事。”黛玉抹着眼泪说:“最近我只觉得心酸,眼泪却好像比过去少了些。”宝玉继续劝说:“这是你自己多疑了,哪有眼泪会少的!”
正说着,宝玉的小丫环送来了猩红毡做的斗篷来,还捎话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