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加上熟能
生巧,所以天义顺的糖蒜蒜瓣大没有陈货,是别家酱园比不上的。
阜成门外关厢有家酱园子叫“阜和成”,有人说他家是北平最大的
酱园子,后院大酱缸就有二百多口,所卖的黄酱甜面酱都是经过三冬
两夏的宿酱,他也有整坛子的酱卖,十五斤一坛子。真有别的县份人,
特地来采买,一买就是十坛八坛的。据说只要坛口封得紧,放在阴凉
地方三五年都不会发霉。他家的酱甘露银条菜,又鲜又脆,是酱菜中
一绝。(现在台湾所有内地的蔬菜全有种植,就是没有见过甘露
银条。)
家表兄王云骧是打猎高手,每年秋末冬初,总要约我们到西郊红
山口打猎。猎物以竹鸡野兔居多,回来的时候,总是在阜和成对面的
虾米居喝两斤土黄酒,歇歇脚,再进城回家。打来的野兔就交给虾米
居的伙计剥皮开膛,表兄只要野兔的后腿,剩下的兔皮兔肉就全送给
伙计了。兔子收拾好,把血擦干净后,就往阜和成酱缸里一塞,第二年
打猎回来,把头一年的酱兔腿从酱缸里拿出来,用锯末子熏熟大家下
酒,宿醣散馥,玉浆香泛,这种野意,绝非列鼎而食所能想像得到的。
有一年我到山东公干,在即墨住在一个开酱园的朋友家里。他家
在即墨算是首富,半个城区都是他家的菜园子,我一住就是十多天,临
别他送我一个大油篓。回北平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出号的大瓢瓜,
瓜里塞满了二三十种酱菜,比北平的八宝酱菜种类要多出若干倍。先
祖母尝了之后,觉得鲜而不成,比北平八宝酱菜还好,最宜啜粥。前两
年有山东益都过来的人说,这家酱园子的东伙早已四散了。
江苏扬州对于红烧菜的酱油特别考究,杜负翁先生说:“扬州因为
酱油好,所以红烧的菜才敢夸称味压江南。”扬州系关大街有一家四美
酱园,是全国知名,尤其是虾子酱油,用来下面真有清水变鸡汤的感
觉。据说四美酱园创于前明,一只一只砂缸,都是半埋土下。所用大
豆,购自牛庄,并雇女工再精选一遍。必须经过一个伏天才能开缸出
售,有所谓“伏油”、“夏油”、“荫油”种种区别。更有所谓缸底荫油,油
浓性黏,有如台湾的酱油膏,如以舌尖舐尝,不仅其鲜入骨,而且香留
齿颊久久不散。四美有一种酱萝卜头,曾在南洋劝业博览会得到头
奖,后来参加万国工业展览会又列优等。酱萝卜头所用原料,是里下
河所产杨花萝卜,虽然比不上北平的水红萝卜来得脆嫩,可是做出酱
萝卜头来,粒粒滚圆,鲜腴脆润,是啜粥逸品。
东北锦州有一种卤虾店,专卖卤虾酱、卤虾小菜,其中有一种卤虾
小黄瓜,长不逾寸鲜嫩无比,不过是卤非酱,已不属于酱菜范围,只能
列为小菜中别格了。
一盏寒浆驱暑热 梅汤常忆信远斋
“一盏寒浆驱暑热,令人长忆信远斋。”这是当年张恨水咏酸梅汤
的诗句。民国十七八年舍亲李芋龛寄寓北平舍问,长夏无聊,每逢周
末,就组织一个诗钟雅集,张恨水、慧剑昆季都是座上常客。下午总是
准备一些奶酪酸梅汤却暑,恨水食而甘之,认为此二者远胜汽水冰激
凌:我告诉他北平酸梅汤西城以隆景和最出名,前外以通三益最纯
洁,这两家都是山西人开的干果子铺。
山西人做买卖讲究殷实,所以做的酸梅汤,绝对是熟水梅汤,安全
可靠(北平有一种敲着铜碗串胡同卖酸梅汤的,随时用小冰穿子把碎
冰掺人酸梅汤内,所用都是天然冰,实不卫生)。另外一家驰名中外的
是琉璃厂东门,靠近一尺大街的信远斋。当年北平名流雅士,常常要
到琉璃厂书肆古玩铺找找自己想看的书,或是踅摸一件古董,天热口
干,都喜欢走到信远斋喝上两碗酸梅汤去暑解渴。
信远斋坐南朝北,西边的彩壁墙上有一方磨砖对缝的斗方,刻有
“信远斋记”四个大字,是北平名书法家冯恕(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