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3/4 页)
现的却会是价值。
通过一些对比,陈逸明白了两种信息所出现时的规律,出现分值时,那么就代表着这幅画的缺陷过多,而他刚入画门,沈羽君也在学习当中,自然而然所画出来的画作,便是充满着缺陷,所以会以分值来评论,因为他们的画,有时候只是练习所用,根本不具备任何的价值。
而如果一些画作缺陷很少,创作精良,那么便会以价值来评论,因为这些画作已然达到了拥有价值的地步。
当然,这种规律有时候也是会变化的,如果鉴定一幅距今太过久远的画作,那么出现的都会是价值,而不是分值,比如一些清代的画作,价值非常的低,那么作者都已经逝去很久,出现分值,已然对鉴定者不会有任何的帮助,所以自然而然的以价值来论处。
对于鉴定系统,陈逸也是从疑惑到不断的了解,在系统之中,有着很多的秘密等着他去发掘。
价值一般,那么这代表着这幅画的价值是在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陈逸不由一笑,一般来说,书画家的作品价值都是在其去世后,才开始不断的提升。
现代的画家,除了一些精品之作能够在拍卖会上有些市场之外,而其他的即兴之作,根本不会有人问津,价值也是非常的低。
书画是作者抒发感情的载体,那么与瓷器不同,它的价值不光体现在画作本身,还需要作者的名气。
一些画派的现代传人,其画作鲜有过百万者,而沈羽君的父亲,所画的这一幅画,能够被系统鉴定为价值一般,也算是非常不易了,鉴定系统的评价标准,所根据的是现在的市场走向。
陈逸所发现的每一件古玩,在被别人报价时,往往都会与系统的评价相差不大,甚至有时候会高于他自己心中的估计。
看着陈逸在画作周围不断走动,观看着,沈弘文面上带着淡然,自顾自的喝着茶,根本没有任何的催促之意,作为一名画家而言,首先要具备的便是心静养气的功夫。
观看完了这幅画作,以及系统中的一些鉴定信息,陈逸有些感叹,果然写意画是抒发作者感情最佳的载体,以工笔画那种要求工整细致而言,会严重束缚作者的一些情感,无法放开手脚去作画。
不过比起观赏性而言,自然是工笔画稍胜一筹,有些画家在青年时期会画工笔画,但是到了晚年,基本上以写意画具多,这就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想得多了,内心的感受也多了,可以说是情感暴发的时期。
“伯父,我已经鉴定完了。”陈逸将目光从画作上移开,轻轻呼出一口气,看向沈弘文。
“哦,这么快,那你说说这幅画的意义以及缺陷,让我看看你的鉴定能力,究竟如何的强大。”沈弘文轻轻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陈逸从鉴定到结束,不超过十分钟,以沈弘文内心感觉而言,觉得陈逸根本不会发现这幅画更深处的东西,同样,也不会找到这幅画的一些缺陷,只不过,他可不是那种可以用浅层次的东西来糊弄的人。
如果陈逸的回答无法令他满意,那么将其训斥一顿,然后赶出去,这会是他下一步的计划,他可不想自己的女儿,跟着一个只会忽悠,而没有半点实力的人,跟随高存志学习古玩鉴定,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如果不去珍惜,反而因为玩物丧志而耽误了学习,那么陈逸在他眼中,也只能是不值一提了。
陈逸点了点头,看了看沈羽君,察觉到他的目光,沈羽君嫣然一笑,然后轻轻捏起粉拳晃了晃,似乎对他充满信心。
再看向沈羽君的母亲,她同样是朝着陈逸鼓励的笑了笑,而沈羽希,自不用说,接触到陈逸的目光时,直接朝着他做了个鬼脸,不过坐在堂中央的沈弘文冷哼了一声,让她立刻老实了下来。
看来沈弘文十分有着一家之主的气魄,连这个天不怕地不怕,古灵精怪的沈羽希都害怕了,陈逸摇头一笑,然后看向沈弘文,“伯父,这幅画作虽然没有任何的落款,但从画上观察,三朵红花,一座山峰,一只喜鹊,却是有着孤独之意。”
“其他的东西倒并不重要,这一只喜鹊格外吸引别人的目光,喜鹊是群居性动物,一般来说,无论在现实还是在画作上,都是成双成对的,这就是画虽幻想,但不脱离现实的意义所在,而这只喜鹊的目光朝着远方看着,目光中带着渴望,那么我想这应该在等待着什么人,或者什么东西,应该是你在外地所做,或者你的朋友和亲人远走它乡时的作品,沈伯父,不知我分析的是否正确。”陈逸讲完了这幅画的意义所在,然后朝着沈弘文说道。
而他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