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页)
之一。
花鸟画,是华夏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其描绘的对象,实际上并不仅仅只是花与鸟,有时也泛指其他的动植物,主要有工笔花鸟与写意花鸟,也有两者都具备的,被称之为兼工带写。
陈逸现在学习的是石丹的工笔花鸟画,而在高存志那里,他见到过许多写意花鸟,对于两者间的不同,他十分的熟悉,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必须要严谨精致,表现方法,以及构图,都要求工整细致,通过各种技法,让描绘的对象栩栩如生,产生精致动人的视觉效果。
而写意花鸟画则不同,如果说工笔花鸟画必须要求形似而神具,那么写意花鸟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其造型和构图,完全要看对象的神采以及作者的情意。
写意写意,便是以意为主,像华夏书法一样,淋漓尽致的抒写作者的情意,简单点说,就是完全放开思想,想画成什么样,就可以画成什么样,这也是一些写意画看似非常古怪,其中价值却是非常高的原因,而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正是写意画的佼佼者。
沈羽君父亲所画的这一幅写意花鸟,确实十分的写意,廖廖数笔,勾画出了三朵红花,而且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形成了一座山峰,一只喜雀正站在山峰之上望着远方。
整体比起他所画的工笔画来,非常的简单而粗犷,如果以工笔画来的话,那么红花,山峰,都需要进行工整的构图,以求达到形神兼备,而这写意画,却是充满了简练,仅仅几笔,便画出了山峰和花朵,外人看来绝对会感到十分的粗糙,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领会到写意画作的真正意义。
第二百一十四章沈羽君父亲画作的价值
经过了这些天的学习,还有时常鉴定各在的书画,陈逸对于书画一类的古玩鉴赏能力,已然大大提高了不少,鉴定系统在鉴定一些画作时,会给出缺点和优点,这对于他的帮助,非常的大。
换做刚刚得到鉴定系统之时,陈逸观看这幅画,根本不会看出任何东西,只会觉得这幅画十分的粗糙,如同儿童的涂鸦一般。
可是现在,他十分的明白,写意画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画中的一些事物,来感受作者的思想,也就是作者所在画作上表现出来的意境。
齐白石的一些写意画作,充满着诙谐有趣,这代表着在他的身体之中,有着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也正是因此,使得他的一些画作,价值千金。
而在沈羽君父亲的这幅画上,陈逸感悟到的却是一种等待,这正是由于他对于鸟类十分了解,才能感悟到的。
喜鹊在华夏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象征着喜气,一般来说,喜鹊都是成双入对的在活动,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在觅食之时,分工更为明确,雄鸟负责在地上找食物,而雌鸟负责在站在高处守望,找到食物后,雌鸟取食而雄鸟守望,一旦发现危险,守望的鸟会发出叫声,同觅食的鸟一同飞走,而不会离弃。
在画作上,常常见到的是两只喜鹊成双成对,而现在只有一只喜鹊站在山峰之上,望着远方。这无疑是等待与守望着什么。
在感悟到了整幅画作的中心思想之后,陈逸便在画作上寻找着缺陷,等到他无法发现其他缺陷之后,这才使用了鉴定术。
通过前期的观察,再加上后面的鉴定信息,这样对于他眼力的提升,是非常合适的,否则,不去观察整幅画,直接用鉴定符。那么久而久之。他会产生依赖,变得依赖鉴定系统,而失去了自我分析感悟的能力。
“物品鉴定成功,信息如下。物品名称:喜鹊守望图。作者:沈弘文。制作年代:距今约五年三个月。”
“艺术特点:绘画是记录社会文明进程,记录美好食物,抒发作者情感的重要载体。沈弘文所画作品,学习清末画家以篆书圆浑,凝重,苍雄的线条入画,笔力较为老辣,气势雄强,但此画稍显拘束,没有完全将大写意纵横恣肆的状态完全表现出来,同时又有着对形的羁绊,没有使画作步入意的厅堂……”
“物品价值:沈弘文此画,笔力老辣熟练,将内心的情感完全抒发了出来,虽然稍显拘束,但情感发挥淋漓尽致,故而价值一般。”
看着这鉴定信息,陈逸面上露出了惊讶,沈羽君的父亲看起来在绘画上能力非常强大啊。
在不断的鉴定书画之中,他也知道了鉴定系统信息的不同,比如鉴定他自己和沈羽君的画,鉴定出来的最后信息,基本上都是画作分值。
而如果鉴定如石丹这样的人所画出来的,有时候出现的会是分值,有时候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