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不疑问天高 张谦放神兽(第1/1 页)
就在张谦即将出城门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人——王粲。 “仲宣先生这是准备北去?” “不,我特地在此等候先生!” “哦?”张谦翻身下马,问道:“仲宣先生可有教我?” “不敢!只是当日承蒙先生赠诗,故而有丹青一幅,回赠先生。”王粲从背后抽出一个画卷,递给张谦。 张谦恭敬接过,将欲打开,接着又似想到了什么,“我可否现在就打开一看?” “先生请!”王粲伸出一只手表示。 张谦缓缓打开,先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天空,愁云惨淡;紧接着是耀眼的火光燃烧在一片废墟之上;再打开,一条山间小路上,一个长相有些畸形的书生牵着一头毛驴,正在回首;而路边,则是皑皑白骨。 整幅画给人以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但是却让人感到十分真实,让人想要紧紧的抓住什么,却又无能为力……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仲宣先生之意,我已深有体会,日后定当时常观摩,牢记战争之苦。”张谦将画卷重新卷起,慢慢说道。 “哦,既然你知道了仲宣的心意,为何还要跟随那刘备?这不是违背了仲宣先生的好意,又或者你是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张谦话音刚落,王粲身旁一少年开口道。 “文直,不可胡言!”王粲制止道。 “这位是?”张谦指着少年问道。 “此乃别驾刘先外甥,零陵周不疑。”王粲解释道。 金色传说! 又是一神童! 等等,我为什么要说个又字? 张谦还在回想周不疑的事迹,这时,少年继续问道:“先生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为何已知战争之苦,为何还要抵抗曹操呢?” 王粲拉住了周不疑,说道:“此等国家大事,你需观摩体会,不可胡言乱语。快向先生赔罪!” 张谦也回过神来,对着王粲说道:“无妨!” 又回过头看向周不疑,“我听冲儿提起过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曹冲确实和张谦提起过周不疑,那时应该是刘先奉刘表之命出使许都,在刘先呆在许都期间,周不疑与曹冲交好,后来因为刘先的离开,周不疑也跟着走了。 “冲儿?”周不疑蹙眉。 “张先生是公子曹冲的老师,你还不知道吧?”王粲对着周不疑说道。 周不疑“哦”了一声,又看向张谦,说道:“先生的意思是说,我只配与你徒弟玩耍吗?” 张谦:? 我不就寒暄一下吗? “先生既然聪明我许多,那我倒要请问先生一句,这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这小子很狂啊! 敢说我不知天高地厚! 可事实上我知道啊! 天有多高? 天无限高! 地有多厚? 半径大概六千三公里! 然而,张谦无法证明啊! 所以只好摇了摇头。 王粲对着周不疑指责道:“文直,你如此不讲礼仪,岂不是白白糟蹋了圣贤书?” 说完又对着张谦道歉道:“文直平时一直在家中苦读,所以不善与人交流,冒犯之处还请先生勿怪。” “仲宣先生无需多礼,此子聪颖,将来定成大器!”张谦与王粲只有数面之缘,自然不会交浅言深,指责周不疑有什么性格缺陷,将来必被曹操所杀什么的。 说着,张谦又似想到了什么,询问王粲:“先生近日可要北去?” 王粲点点头,“我等不愿见战争之苦,所以曹操到来之时,我等便要北上。” 言语的意思是要带上周不疑一起。 “既然如此,我这有诗赋一篇,还请先生代为转送。” “不知送给何人?” “公子曹冲!” 王粲想了想,伸手接过。 这时,周不疑见两人不理会自己,有些生气的说道:“先生既然回答不上来我的问题,那我来告诉先生吧,天高二亿一万六千七百八十一里半度,地之厚与之等。” “哦,小先生如何得知?”张谦好奇的问道。 “古籍所载,圣人所传!”周不疑听张谦喊他“先生”有些高兴,不高兴的是,前面为何要加个“小”字。 张谦听完,哈哈一笑,然后夸赞道:“小先生真是博学!我这也有两个小问题想请教小先生!” “但讲无妨!”周不疑博览群书,很自信的表示。 “《周髀算经》有云:勾股各自乘,并之为玄实。开方除之,即玄。今有勾,股同为一,不知玄为几何?” 张谦问的是:两直角边都为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多少? 这? 周不疑一下子难住了,2开方之后是多少来着? 王粲饶有兴趣的看着张谦,他也颇为精通术算之道,没想到这张谦也是同道中人。 不等周不疑回答,张谦又继续问道:“还有一个问题,有龟兔二者赛跑,兔之速十倍于龟,起始龟在兔前十步。兔至龟始点,龟已行一步;兔再至龟处,龟又行十分之一步,如此复而行之,兔每至龟处,龟又复前行十分之一,问:兔子能及龟否?”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