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很有份量:中文著作有《读易草堂文集》、《张文襄公幕府纪闻》,英文著作有《春秋大义》(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又译为《中国人的精神》)、《尊王篇》(PaperFromAViceroy’sYamen)、《清流传》(TheStoryOfAChineseOxfordMovement,又译为《中国的牛津运动》),还有《中国问题他日录》、《日俄战争之道德缘由》、《辜鸿铭文集》(日本讲演集)、英译本《论语》、《中庸》及英汉合璧本《痴汉骑马歌》等,内容涉及到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及中国古典著作,在这些著作中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春秋大义》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分析,批驳了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明的攻击,提出中国文化是世界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清流传》介绍了以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从清流到洋务的历史转变和实绩,已成为公认的研究中国近代的重要参考书。他第一次用英文和德文翻译《论语》、《中庸》,使西方人对儒学有了新的认识,在欧美掀起了研究汉学的热潮,这也使辜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学人,以至泰戈尔、托尔斯泰、毛姆等纷纷与他通信结交、切磋观点,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丹麦著名文学评论家勃兰得斯专著长文介绍,使他在欧洲的名声比故宫三大殿还要响。辜鸿铭还曾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实事求是地讲,他扮演了一个对外文化交流的大师角色。
。 最好的txt下载网
2。为政治所误的经学大师——刘师培(1)
除了怪胎辜鸿铭,周作人还曾说:“北大教授中畸人,第二个大概要推刘申叔了吧。”他口中的刘申叔,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师培。刘师培,字申叔,号左庵,江苏仪征人,生于1884年,病死于1919年。刘师培虽然英年早逝,可是早已名满天下,是全国公认的数一数二的国学大师。
刘师培的学问有家学渊源,其曾祖父刘文淇,以治《春秋左氏传》而闻名于清代道、咸、同、光四朝。他自幼天资聪颖,在母亲李汝谖的教授下,8岁开始学《周易》,12岁读完四书五经,并开始学习试帖诗,有《水仙花赋》、《凤仙花诗一百首》等。1897年起开始研究《晏子春秋》,19岁中举。如果他循此道路走下去,也许会前程似锦,但他最早却是以少年革命家而闻名的。20岁那年,刘师培赴京会试不中,回家经过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投身反清运动,遂取光复汉族之意,改名刘光汉。
1905年,刘师培的兴趣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年2月,他与邓实等在上海创办了《国粹学报》,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爱国保种,存学救世”为宗旨,通过作文字,“谈学术而兼涉革命”,通过国粹宣传达到反清宣传的目的。这一时期,刘师培在《国粹学报》上发表系列重要文章,如《国学发微》、《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近儒学术系统论》、《古学起源论》、《儒家出于司徒之官说》、《中国哲学起源考》、《孔学真论》、《王学释疑》等,奠定了他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这时的刘师培才20岁出头,就已经与另一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齐名,人称国学界“二叔”(章号枚叔,刘号申叔),并被称为“中国经学第一人”。
1906年春,刘师培到芜湖,与陈独秀在安徽公学组织岳王会和黄氏学校,宣传革命,发展党人,培养专门从事暗杀的人才,同时编辑出版了《中国文学教科书》、《伦理学教科书》、《经学教科书》和江苏、安徽、江宁等地的乡土历史教科书等。
1907年春节,应章太炎等邀请,刘师培夫妇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黄兴、陶成章等革命党人,参加同盟会东京本部的工作,与章太炎等参与民起亚洲和亲会,先后发表了《普告汉人》、《悲佃篇》、《辨满人非中国之臣民》等。
此后,他先与蔡元培合办《俄事警闻》,后任《警钟日报》主笔,参加光复会,出版《中国民族志》、《攘书》,发表《黄帝纪年论》、《论激烈的好处》,主张激烈破坏,攘除清廷,光复汉族,自称“激烈派第一人”,表现了年轻人敢作敢为的豪气,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师培毕竟不是一个能够安分守己的人,他似乎并不想只做一个革命学人。1907年2月在日本结识了幸德秋水等人后,他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1907年6月,刘师培在东京与夫人何震发起成立“女子复权会”和“社会主义讲习会”,创办《天义报》。这是在东方第一个系统宣传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刊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