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花卉或景物,画笔精丽,书法俊秀。这幅画卷被认为我国绘画史上保存下来的第一位女画家的作品,被历代宫廷和大收藏家视为绝代珍品,张伯驹本人也对其加盖的收藏印章。
目录
序 周汝昌 / 1
一 “重瞳乡人” 贵胄门第 / 1
二 少年俊才 风华飘逸 / 7
三 行年弱冠 羁寓军旅 / 15
四 厌弃仕途 倾心艺事 / 21
五 翩翩公子 以文会友 / 28
六 师从名优 红毹纪梦 / 37
七 江南才女 蕙质兰心 / 47
八 “京兆”铸情 姑苏完婚 / 57
九 一戏绝响 梨园佳话 / 66
十 不畏权势 力护国珍 / 74
十一 倾家荡产 慧眼蓄宝 / 85
十二 春申劫难 伉俪情深 / 103
十三 饱游饫看 太白揽胜 / 112
十四 “春游”畅然 “平复”生辉 / 120
十五 狷介铮骨 愤世嫉俗 / 129
十六 故园陆沉 蛰居长安 / 137
十七 斡旋敌营 欣迎曙光 / 148
十八 丹青焕彩 饮誉画坛 / 156
十九 诚献瑰宝 世代流芳 / 166
二十 远赴关东 赤子情深 / 177
二十一 春游续梦 报国情浓 / 186
二十二 劫难频仍 备尝艰辛 / 199
二十三 世事坎■ 相濡以沫 / 206
二十四 敬挽名帅 千古流传 / 214
二十五 古秀清雅 妙趣天成 / 227
二十六 广涉博采 才溢文苑 / 237
二十七 华章为媒 忘年相交 / 246
二十八 楝亭夜话 功垂红学 / 257
二十九 词苑殊卉 言志抒情 / 264
三十 夫妇联袂 书画争辉 / 274
三十一 绘坛知音 情寄奇峰 / 284
三十二 海峡两岸 补笔传馨 / 295
三十三 神韵高古 直逼唐人 / 304
三十四 情深意笃 九州盼同 / 313
三十五 驹翁仙逝 四海衔哀 / 323
三十六 绘事后素 桑榆未晚 / 337
附录/ 348
再版后记/ 351
跋楼宇栋 / 357
编者的话
文化之河犹如一个民族的血脉。古往今来,世界任何民族生生不息的真正不竭动力就是她的独特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源绝流断,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匿迹销声了。
20世纪的中国历经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震荡和最深刻的变革。她承继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在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社会变迁中艰难而顽强地生长,抗击着社会动荡的破坏与摧残、西方文化的冲击与震撼,迭经波折,吞吐吸纳,化旧为新。其独特的精神内核历久弥坚。
百年时光相去不远,民族文化魂牵梦萦。圆明园的颓垣断壁、未名湖的微波潋滟、故宫博物院的奇珍异宝、苏杭园林的旖旎风光、遍布神州的古城遗址、名人学者的故居遗迹、烈士暮年的彷徨迷惑、文人雅士的吟咏书画、梨园百家的清音妙曲、收藏者的金石碑帖、文贩摊的瓶罐尺绡……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诉说着百年的沧桑,无不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血脉!
《百年文化中国》丛书以反映中国在20世纪变迁中的文化底蕴为主旨,通过记述文化遗存逸事、人文事迹节操、社会风俗流变,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生生不息的深层原因。在叙述方式上,不求体例一致、形式统一、辞章华丽,但求史料翔实、自得一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文字明畅、图文并茂,总之,以读者喜闻乐见为首要。
《百年文化中国》丛书是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的一块开放的文化园地。称其为开放,意在解放思想,不因旧物陈说束缚灼见,不拘题材大小遮掩真知;称其为园地,唯愿作者也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你植一株苗,我培一锹土,你浇一杯水,我施一捧肥,共同耕耘、共同培育,使其生长为茂密的森林。此即编者之愿矣。
当代中国出版社编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