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和小球开始缓缓转动。
李世民看到现在,已经非常明白了浑天仪的原理,不由得赞道:“妙。”
李淳风微微一笑,说道:“陛下刚才问臣的话,这个物件其实已经帮臣说得很分明。
” 李世民不解:“浑天仪和天旱又有什么关系?”
“天地一静一动,皆有常式;地上风云变幻,并非无常性。
譬如雨水,一年中可见其多寡,然将之放入宇宙之中观察,则相对稳定。
简言之,去年与今年少雨,明后年必定雨多。
天造万物,须使诸物大致平衡。”
“依卿所言,这雨水早晚就会下来,其实不用祈雨,是吗?”
“雨还是要祈的。
方今天下大旱,皇上亲自祈雨,能定民心。
听说数日之后,皇上还要亲耕籍田。
祈雨与籍田仪式,其义共通,皆有示范天下之意。
臣这样说,无非请皇上宽慰圣心,不可因少雨而忧劳。”
李世民若有所思,缓缓点点头,既而问道:“袁卿,这祈雨仪式就由你主之,你以为何时为吉呢?”
袁天纲道:“陛下,往年春分之时祭祀于东郊,其中有祈雨的成分,毕竟仪式短促显得一般。
今年欲定民心,祈雨仪式须盛大一些。
臣想好了,可在京城朝日坊之东置九宫贵神坛,以祭祀太一、天一、招摇、轩辕、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等九神,祈其降伏水旱,功佐上帝,德庇下民,以期嘉谷岁登,灾害不作。
至于吉时,臣以为后日寅时为宜。”
祈雨的日子一定下,太常寺上下就开始忙碌起来。
袁天纲被钦命为仪式的主事者,自然最为忙碌。
这日到了祈雨的时辰,自宫城至春明门的街道两边,宫中宿卫手持火把以为警戒。
李世民身着大裘冕,率领文武百官缓缓东行。
。 想看书来
开科举学子竞才 抗天灾刺史立功(8)
这里对诸种繁复的祭祀仪式不一一细表,李世民在袁天纲的导引下完成了仪式,此时东方的太阳已经高高升起。
李淳风的一番言语,使李世民明白了天象的平衡。
然到了正式祭祀的时候,李世民亲临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心里油然生出圣洁及虔诚的祈祷,把李淳风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他默默地祷祝九神,乞求他们伸出神灵之手,早日降下甘霖来。
到了最后,李世民的眼眶中竟然含满热泪。
数日后,袁天纲又主持了籍田仪式。
还是在京城东郊,李世民亲祭先农,此后立于千亩之甸。
就见耕根车载耒耜到了身侧,司农卿取之跪送至面前。
李世民取耒耜就耕位南向而立,既而耕三推。
此时,京中百官及京城百姓皆围观,将耕籍之地围得密不透风,他们看到李世民开始耕作,顿时跳跃欢呼起来。
李世民耕作之后,三公、诸王、尚书、卿等依顺序入田耕作。
天子亲耕籍田仪式已被废弃数百年之久,李世民此次力主恢复,以此提倡举国上下尽力农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日之间,李世民亲自主祭祈雨仪式和亲耕籍田仪式的消息传遍天下,当此受灾之际,他的行动给百官和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人们纷纷行动起来忙于农事,力图自救以求有所补益。
北方诸州毕竟歉收太多,地方官吏虽努力赈灾抚慰,然百姓家中无隔夜之粮,倒有一大半人出外逃亡乞讨。
像受灾最重的蒲、虞二州,因接连几年少雨,去年粮食颗粒无收。
这里的官府虽设了不少粥棚,无奈人多粥少,百姓依然饥饿,最后还是选择出外乞讨活命。
年关之后,这二州的百姓基本上出外殆尽。
只见千村万户萧瑟寂静,等闲难闻鸡犬之声。
这二州的刺史眼见辖下百姓越来越少,再也坐不住了。
要知道李世民的诏令甚为严厉,地方官吏须照顾好辖下的民户,不得令其星散,并以此作为年底考功的一项重要指标。
眼下百姓纷纷逃散,田地无人耕种,到了年底考功之时无法向吏部交代。
其间若被人奏上一本,也许不到年底,自身的官职肯定保不住。
这二名刺史虽远隔数百里,然心有灵犀,不约而同收拾行装,沿着流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