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褚先生,你赶快回去吧,报喜之人还等着你赏喜钱哩,这样的时辰不可错过。”
得中的举子本来就已经欢喜异常,又听说当今皇帝要亲自主持闻喜宴,不禁喜极而狂。
那些日子,京城中每每有衣服光鲜之人傲首游历,周围人油然而行侧目。
能得到这种殊遇者,不用问,自然是新中的举子。
转眼冬去春来,已是贞观二年的春天了。
老天爷似乎要接着和李世民过不去,春节过后,久旱无雨,田亩中因干旱裂着大大的口子,无水滋润的禾苗渐渐干枯,乃至枯死。
贞观元年时因天旱加上蝗灾,秋收仅有往年的六成。
百姓虽不用缴租赋,然家中存粮难以支持到来年,所以大地渐暖之后,北方受灾严重的诸州百姓已经断粮,又见天旱春播无望,遂背井离乡,结伴向南方乞讨活命。
李世民闻讯忧心如焚,他一面诏令南方诸州不许拒绝灾民流入,一面诏北方诸州刺史设法安抚本州百姓,立刻设立赈灾粥棚,并想法补种以实行自救。
闲暇时候,他常常绕庭院漫步,遥望晴朗的天空祈祷早日下雨。
一日,他忽然想要举行祈雨仪式,遂派人召李淳风、袁天纲前来。
原来李淳风、袁天纲这些年一直在外游历名山大川,闻听李世民登基即位,二人结伴来到京城求见。
李世民见这二名异人来投奔,非常高兴,当即授李淳风为太史丞,袁天纲为太常寺少卿。
太史局掌察天文,稽历数;太常寺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李淳风通群书,明步天历算;袁天纲通《周易》,善阴阳之术。
李世民让他们二人在这里任职,可谓知人善任。
片刻间,二人入宫觐见。
李世民劈面说道:“天遭大旱,苦无雨水,朕欲行祈雨之事。
二公精于历法天文,晓以阴阳五行,你们以为用何法最为灵验?”
李淳风任职以来,见每至春天即遭大旱,正在琢磨这件事儿。
为了排定天文历法及弄清星际规律,他这些日子一直忙于制造浑天仪。
浑天仪最早由东汉时的张衡造出,后遭战乱,张衡浑天仪的制法及图样已湮灭无存,仅存其名。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开科举学子竞才 抗天灾刺史立功(7)
李淳风搜索古来资料,凭借自身智力,终于完成了浑天仪的模型。
他见李世民眉头紧皱,显然忧思良深,抢先答道:“天旱亦即天时,非凭人力也。
陛下,臣近日做成一件小玩具,以此来说明天象宇宙,很是简略,请皇上能够御览一番。”
李世民知道李淳风虽口头上说得轻松,定是一件非同小可的物件,遂唤人去取。
其实李淳风来的时候已经将浑天仪带至宫外,出门取物的太监片刻即回。
他们小心翼翼将浑天仪放在殿中间,然后揭开蒙在上面的丝绢,一架用黄铜制成的精致仪器顿时映入众人的眼帘。
李淳风躬身道:“陛下请移步到近前一观,容臣细说究竟。”
李世民起身过来,边走边说道:“看此模样,似与书中描绘的浑天仪差不多。
该物湮灭已久,难得李卿将它又造了出来。”
东汉之后,晋代的葛洪所著《抱朴子》书中曾引有《张衡浑仪》的片段,梁朝的刘昭也引有一段,其中介绍了浑天仪的形状及天地的关系。
李世民近来读书不辍,对张衡的事迹也有涉猎。
袁天纲赞道:“皇上好眼光,这的确是浑天仪。
淳风兄大体上依张衡浑天仪模样而造,又穷尽心力,将天体演变做得更为细致,较以往更进了一大步。”
李世民走到浑天仪面前仔细观赏,只见居中的黄铜球体两端用轴固定着,上面显示黄道、赤道、北极、南极等位置;球体周围,横亘着数条轨道,上面嵌着固定的青铜小球,代表月亮、北斗星等星体。
下面的球座亦用黄铜造就,不是整体一块,而是采用水车的原理,做成了相连的齿轮系统。
浑天仪的旁边,另立着一座巨大的漏壶。
李淳风说道:“陛下,且看臣开始演示。”
说罢,他唤人取水注入漏壶中。
漏壶中的水滴入斜槽中,水带动其中的叶片开始转动。
这时,只听浑天仪轻微作响,就见上面的大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