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冰凉。
“不冷。”
“快到晌午了,饿了吧。”
“不饿。”可是肚子咕咕的说了老实话,萧艾只好喏喏道:“饿了。”
“快到东昌府的地界了,一会儿我们去那里休息。”
“好的。”
长留亭外,古道桥旁,马蹄声落声起,身影一高一低,黄野西风,伴君身旁。
作者有话要说: 齐:山东境内,汉末,刘邦派韩信武力攻打齐,同时又派郦食其劝降。
这里涉及朱棣的身世,都有史料出处,正史没有记载,是因为朱棣后来皇位得来不正,所有涉及朱棣身世,皆做过细细考查,收集详细资料,做政治立场分析。朱橚确实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无疑。
朱橚:朱元璋五子,朱棣的亲弟弟,周王,封地河南开封。
接下来的几章会涉及民风,不单纯写权谋斗争,也想写一点儿那个朝代,明代的风土人情。
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境内,馆陶县是下辖的一个小县城。
☆、百姓人间
“萧儿,前面就是馆陶县了,咱们去那里吃些东西。”
“王爷,您听到什么声音了吗?”此时萧艾和朱棣两人正走在城外一片茂密树林之中,而林中隐隐的传过来悉悉索索的声音,好像有人。
“你听见什么了?”
“好像有人?”声音越来越近,萧艾大叫:“听见了,有人求救,王爷,我们过去看看吧。”
未等朱棣反应,萧艾已下马向树林里走去,朱棣只好下马跟过去。
“王。。。。。。爷,您快来呀,这儿有个老人家。”萧艾想起朱棣交代过,一路之上不要暴露了身份。
老人脸色苍白,虚软无力的倒在草丛里,可能是听到身边有人过来,迷离的睁开双眼,颤抖着双手试图抓过萧艾的袍子。
“救救我。。。。。。”
朱棣随后赶到,见那老者左腿上一处很深的刀口,血流不止,身旁一把血迹斑斑的斧子,还有一捆柴火。
朱棣伸手拿起那把斧子将自己的衣袍割开一角,撕下一长布条,很快将老人腿上的伤口包扎好了,又从马背上取了水囊过来,喂他喝了几口。
“王爷,他怎么样了?”
“我们没有草药,只能先制住血再说。”
“这位老人家腿上怎么会有这么深的伤口?”
“他应该是上山砍柴,从那上面摔下来的,”朱棣指了指身后不远处的小山坡,又道:“别在腰间的斧子摔落,砍在他腿上,你看。。。。。。”萧艾顺着朱棣手势,只见泥土里隐隐还渗着血迹。
很快那老人回了意识,睁开眼睛看见眼前两位,忙用手撑着坐起身子,拱手弯腰,感谢道:“多谢二位公子救命之恩。”
“不用,不用。。。。。。”萧艾忙拦住,他的年纪只怕已过杖乡之年,这样礼节自己如何敢受?见他已清醒,萧艾问道:“老人家,您好些了吗?”
“老了老了,不中用了,本想着上山砍些柴火,结果脚下打滑,就摔下来了。”
“老人家,您家在哪里?”
“我是那山坡后面大刘庄村的村民,腿伤了,也回不去了,只好一路爬到这里,想着来往的过路人能看到我,幸好遇到二位公子出手相救。”说着老人笑问:“敢问恩人尊姓大名?”
萧艾看了看朱棣,朱棣蹲下身子,说道:“老丈言重了,在下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们是过路的商旅,家中姓严。”
“原来是严爷,多谢两位爷相救。”
“老丈,我们送你回去吧。”朱棣看了看后面的山坡,让他顺原路翻个山坡是不可能的,若是绕到另一面,路还真是挺远的。
“谢谢你们了,真的是遇到好人了。”
说着朱棣驼起老人,将他扶上马,萧艾和朱棣共乘一骑,牵着缰绳,顺老人所指走去。山路崎岖颠簸,萧艾时时向后仰去,只好双手环住朱棣的腰,一时间女儿态尽显。
“那里就是了。”老人手指向山腰一处茅舍。
朱棣来至山脚下便下了马,背起老人向上走去,时不时回头看一看跟在后面的萧艾,而萧艾正一面费力的爬坡,一面欣赏周围的山景,这里可真是一处避世之所在呀。
进来屋子,朱棣将老人放在床上,问道:“老丈,您家里可有草药?您的伤需要处理。”
“这点儿伤没事,我们乡下人皮糙肉厚的,哪有那么娇贵,过几日伤口愈合了,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