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束。我们应该有纪律,大多数人都听得太多了,虽然有些人能较早地意识到这一点,可仍然有些人不能。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自我价值来自反省(1)
混混儿与大师
传说很多年前,有个少林老和尚每天都会走同一条路,经过树林然后回家。有一次他正走路时遇到了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年轻人健步如飞,认为自己的武功要在老和尚之上,就决定向这位大师挑战;他已经四处打听过,得知了老和尚的武功高强,但他认为自己年轻力壮,还是很有把握获胜的。年轻人觉得他会轻松取胜,盼望着打赢老和尚会让他蜚声武林。但只有一个问题:虽然身为少林武僧之一,老和尚却拒绝跟这个自大的年轻人打斗,并说道:“不了,多谢小兄弟:愿佛祖保佑你。”即使老和尚单手缚背也肯定能打败这个精神空虚、有勇无谋的挑战者,但他就是不肯挥拳出招。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月。每天早晨这个年轻的莽夫都会等着老和尚,然后向他挑战。这位内心平和、大慈大悲的老和尚终于也忍不住了,不胜其烦,他接受了年轻人下的战书。
他们互相躬身行礼,然后摆好了迎战姿势。
正当年轻人准备动手时,老和尚突然平躺到地上。年轻人困惑地望着老和尚说:“如果你已经倒下了,我又怎么出招呢?”年轻人百思不得其解,愤怒地挥舞着拳头。少林武僧抬起头,沉默地望着年轻人冒火的双眼,答道:“正是。”
带着困惑和沮丧,傲慢、愚蠢的年轻人愤怒地冲进了树林。他此举只是证明了自己的傲慢与完全缺乏自我,年轻人从此再没去打扰,老和尚则慢慢走完了那段路。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说,自我价值并不来自于你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向自己证明。
如果我们要向父母、老板、伴侣,或其他什么人证明——无论是证明我们是最优秀的歌手、演员、武术家,还是其他什么——我们的行动都可能会受影响,因为我们并不完全自信可以处理眼下的情况。如果那个年轻人真的认为自己有打败大师的能力,那么当初他根本就不会去挑战。这根本不是武术竞技,需要基于表现去衡量你的价值,而只是个受惊的孩子以为只要自己比另一个人出色,就可以向自己证明自己。
我们从这个故事里得到的启示就是不论何时缺少自信——如果我们不够自信去约女孩出去、要求加薪,或是参加一场真正的竞技来证明我们的英勇——我们也不应该像那个混混儿一样愤怒或沮丧。我们应该记得这些事实——我们是谁(聪明、有趣、敏感、健康等)、我们想要达成什么目标(任何事)——然后专心完成它。
在与少林弟子的较量中,混混儿事实上还不够资格,他们甚至还没有接受过防身自卫术的训练,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准备好。做一个混混儿就意味着你缺乏自我价值,并试图靠欺侮别人来补偿,到处卖弄你的能耐和实力好让别人最终能够接受你、赞同你。
自我病菌
对于一个在中国长大的男孩子来说——不论他是住在少林寺附近还是与少林寺相隔万里——只要可以实现成为一个少林武僧的梦想,很多人都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接受这些严格训练的男孩将来都不可以结婚,不可有男女之情,也不可以做成年人那些情绪化、寻欢享乐的事情,但有些人还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少林武术和不可或缺的心灵训练,他们仍会一往无前。
几百年来,中国人都对武僧的故事耳熟能详,也有成百上千的男孩进入少林寺跟随寺内的大师学习。当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够资格被少林寺接纳为弟子,而其中资质最差的人还是会失败。因为要把“你”与你的自我分开来的话,需要某种特别的纪律和能力,而他们并不真正合格。
也许你认为让和尚摆脱他们的自我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先让我们看一下他们的生活。根据佛训,和尚必须要剃度,舍弃一切尘世间的财物,穿上一模一样的长袍,这样大家就不论美丑,没有谁会与众不同。他们住在寺里,所以不可能睡在席梦思床垫上。
衣食简朴和财物上的贫乏能帮助和尚保持谦卑,摆脱自我。如果我们也过这样的生活,就能更容易地摆脱自我,因为我们会更专心于日常生活的习惯和基本细节——而这其中不包括007电影、互联网、摇滚乐、手机、跑车、快餐,以及其他让你分心的东西。的确,美国算是自由世界的老大,也鼓舞着很多缺少民主的国家,但是我们国家没有办法让公民找到和保持内心的平静。我们怎么可能做到?这个世界太纷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