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惧阿娘,立即安静,不做小动作。我看那个女孩,和男孩子的头发绑在后面,只有她的插着小木棒,用树枝拢成一个发髻。
我正看着,进来一男一女。男的观察我几分钟,出去找阿娘说话,女的身后背了弓箭,说道:“阿朵押勾(姐妹),好些了不?”
和那些孩子一样,见我不说话,摸摸手。这女孩十五六岁,身材结实,全是猎人装扮,一脸红扑扑的,让人亲近。
她又说:“押勾,你养好伤。下次要带我去射豹子,我和押勾一样,不怕豹子也不怕老虎。明天我再来看你”。说完她起身带着几个小鬼出去。阿娘一伙进来,说刚才杨先生带他的代帕(闺女)特地来探望阿朵,问过阿朵的伤,说一两天就能起身,他们领着孩子走了。我只能听懂大概,笑一笑,心想起身就好,要不就可以与和阿娘说话,和杨先生说话,知道杨先生和这些大小孩子都是什么人,这是哪个村子。
第二章 入主吊楼 '本章字数:5425 最新更新时间:2010…10…07 18:04:54。0'
第二天早上天一亮,阿朵就能够爬起来。活动活动手脚,阿朵觉得后背已经不痛,浑身上下都散架一样还没有拼好,从高处摔下去产生的虚弱还在记忆里,除了阿朵的一些记忆,黄小芸的所有意识,包括柔道功夫的功底,已经完全变成阿朵。阿朵习惯性的横出手臂,摆出站在榻榻米上对练的架势,却发不出太多力气,看来还需要几天调养,于是走到户外瞧瞧。阿娘端着一罐肉粥进来。看见阿朵站起身,大为高兴。连忙看着阿朵说:“阿朵,起得来了,乘热吃粥,明天给你熬药。”
和阿娘坐在木地板上,阿娘在一角拿过两只陶碗,给阿朵倒出一碗,脸带欣慰看着阿朵。阿朵见阿娘没有给自己倒粥,伸手给她倒了一碗。稠稠的,今天不是鱼粥,闻到猪肉的香味,这些天阿娘喂粥的时候,没有筷子和汤匙,用的厨具是一截用刀削过的细竹签子,插在陶瓦罐里,里面还有大块肉片,没有剁成肉糜。肉块是新鲜的,今天的没有草药在里面,丝毫不苦,有盐的味道。躺了这些天,本来不饿,这肉也许是没有吃过的,与阿娘各吃大三碗,居然把一大罐吃得精光。阿娘说:“原先的草药吃的敷的用完了,昨天杨先生又给你带回一些,今天的还在烧着,你起来了,我去问问杨先生怎么来吃。”阿娘起身便走,又问道:“要不要颖儿来陪你,不要的话她得去看杀猪。”
阿朵听了,摆摆手不要,在用手指着阿娘的方向,示意自己要出去。跟着阿娘走出去,木楼里外两间,打量外面一间屋子,没有一样是现代里有的东西。能够下地的阿朵,异常地觉得不适应,她一个今日女孩,多年的学习生涯和三年的导游工作,具有白领和蓝领的意识,不是十分对古人躺在纸上的,那些肉麻歌颂感兴趣。作为家中独女,自己生活得开心,一份已经不错的工作,好好孝顺父母的养育恩情,有了经济基础,在好好地谈一次恋爱。她要像***看齐,拿***作为榜样,虽然不是大歌唱家大艺术家,凡是做生生不息的一个山里娃,正是一个现代女孩。沉重的山区生计,和潇洒的城市摩登,要清晰地展现在一个平和中。现代中的阿朵,是决计不会不关心人际关系的,她离开学校离开老家,却得到更多的社会活动,怎么会舍得突然离开现实轨道,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现实里她有很多的朋友,有她深情的牵挂。现在,阿朵急切地想获得有关如今处境的信息。
走下木楼,竹林下隐约有茅舍棚子,阿朵发现,这几幢木楼处于寨子里的小高点,很明显,具有防御功能,十多天以前被抬进来时,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个木楼建造得比普通苗家土家族等的传统吊脚楼有些差别。修建得并不精致,非常强调木楼主人的地位。用木楼来突出地位,属于临山傍水,有景的地方。木楼的主人,阿朵的爹娘,让阿朵来想如何面对土司这个概念来,现代中的阿朵,也知道湘西老苗乡的历史,人物地理,那么多关于神秘之族的信息。有一次,阿朵现代社会里的父母,约好与父亲的好朋友相聚,阿朵听到他们谈论当年的湘西王陈渠珍,说道陈渠珍的赫赫有名中有哪些功过是非,或许沿袭老苗乡竿子军的一些勇猛之事,或者是打红军站错队伍,阿朵并不特别感到兴趣,当父亲朋友说起陈渠珍与藏巴女子西原的爱情夭折,让还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阿朵记忆深刻,阿朵听说陈渠珍为亡妻写出一本《艽野尘梦》,父亲和朋友人情礼送,后来像父亲赠送了一本民国版的收藏品。父亲一直很喜欢看这本书,经常在他的小商店里偷空阅读。阿朵第一次读文言文课外书,就是陈渠珍的这本,让阿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