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个人的善良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围环境无关,只是与你的心态有关。

。。

先人后事

《IT经理世界》的记者曹建伟写过一本畅销书——《长大》,道出企业生存的一种无形的压力,每一个企业主都想将自己经营的企业做大做强,就像是父母想要自己的子女长大成人一样。在成长的背后,代表着更多的付出、更大的压力,但却又必须依然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企业家,必须要将内心所承受的成长压力宣泄出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年轻”的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创造出巨大的机会,吸引着无数有为青年,不断地追求成长,不断地追求机会。机会是短暂的,机会稍纵即逝。有机可乘的心态变成主流思想,上了再说的做法也就成为普遍现象。只要一个项目热门,就可以看到一大堆人一窝蜂地上。于是做手机的也想做汽车,做软件的也想炼钢,只要是人就可以造房子,能拿到项目,就可以成功。

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 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一个个热门项目,由于一窝蜂的投入,导致供过于求,杀价竞争,全行业亏损而无利可图。彩电业、VCD业、空调业、PC业,接下来的汽车业、钢铁业,循着相同的轨迹,让失败的历史重复出现。

吉姆在《从优秀到卓越》的书中提到,优秀的公司总是先人后事。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容易理解,怎么可能在还没有项目的时候,就把人先找好,等到项目来的时候再上呢?要找什么样的人呢?未来会有什么项目呢?什么时候项目会来呢?太多的未定因素,怎么能够先找人呢?看到这么多“先事后人”——挖到项目再挖人,终究导致失败的案例之后,逐渐地体会到先人后事的道理。这世界上不缺乏好的项目,却缺乏好的人才。没有人才,人才没办法融入组织、融入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即使项目再好也会失败。拥有好人才、好的团队氛围与可施展的好舞台,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这群人,与时俱进,自然会创造出与时代背景相符合的好项目。

先人后事的做法,重视人的本质甚于专业知识、技能或工作经验。这并不表示,专业知识和技能不重要,而是说,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是可以传授,可以学习的,然而个性、工作伦理、诚信和价值观却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制造业讲究效率,成本导向;营销业讲究创意,价值导向。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生态,产生不同的DNA,不同的企业文化。台湾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制造业,这些企业都知道打造品牌的价值较高,发展空间也较大,但是一来他们缺乏经营品牌的人才,二来他们的企业文化、整体公司的氛围,也不适合营销人才的发展,能够成功打造出品牌的企业少之又少。这一例子说明了先人后事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强调“先人后事”的观念,不仅要先有人才,还要先有吸引人才的企业生态。先有梧桐,后有凤凰,而祥瑞之气随之而生。

1997年,我到苏州创建销售部的时候,并没有预见公司会在2001年创建自己的品牌,而且从以零配件为主的经营内容,延伸到消费电子、通讯、电脑及零配件4C(Consumer Electronic; munication; puter; ponents)领域。这好像是驾驶方向盘一个大转弯,大巴上的人跟着转过来,转弯的过程中还得更换轮胎,还得让人陆续上下车。转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先人后事。我们不是以雇佣兵的心态,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找人,那样子的找人是先事后人,有仗打了再找兵;我们以培养公司接班人的心态找人,然后培养他。只要公司不断成长,他们就会不断茁壮;只要公司不停地创新,他们就会不停地进步。他们根本不需要严格的管理或强烈的诱因,就会激励自己有最好的表现,创造出卓越的事业。

先人后事的关键,还在主其事的人的心态,是想短期求成呢,还是想长期布局;是想上兵伐谋,善战者藏兵于地呢,还是直接攻城;是像乌龟一样扎扎实实地累积核心竞争力呢,还是像兔子一样跳来跳去,追逐机会。事情是短暂的,稍纵即逝;机会是光鲜亮丽的,充满诱惑;人是缓慢成长的,平淡无奇;主其事的人的耐性与眼光,决定是否先人后事。

先人后事,决定一个企业的格局。

欲做企业先省吾心(1)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融入世界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中国有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呢?我感觉首先要问的是: 中国有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异世天然呆王妃十八岁,爱无处不在浮华一生沙丘情锁迷糊小医女带着农场逍遥古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