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卷首语
对中国的不解、误解和偏见,不利于我国,也不利于这些国家自身,因为偏见会使他们的对华政策随之产生严重偏差。可以说,正确认识中国这个有13亿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事关他们的重大利益;也是世界和谐的必要因素。中国对外交流中力推“和”文化,“和谐”、“和善”、“祥和”,将是中国的符号表征。推广这样一个理念,公共外交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功。
——*
许多西方人多少都会对中国心存一些偏见。西方人对中国有一种印象,就像中国人对西方国家也有一定的印象。通常,在这两种印象之间没有任何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但是,西方人最不好的一种观念是,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来为全世界制定价值观,却低估了中国人的想法。另一方面,中国在和西方沟通时也有一些错误的做法。因为西方人的表达和理解方式不同于中国人,所以常常会发生一方说的是一回事,而另一方却将之理解为另一回事的情形。我们很高兴这本书可以为减少中西之间的误解作出一些贡献。
——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鸣谢
由于本书是在现场五次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先后以中英文版的形式出版的,双方作者之间的沟通及出版的事务是极其复杂的。本书从最初的创意到最后的出版,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朋友和单位的大力协助。首先我们要感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三局的副局长吴伟女士,没有她的最初构想和全程支持,就不可能有此书的面世;感谢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先生和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先生,他们为本书话题的设置贡献了不少精彩的点子;感谢《中国日报》前主编朱英璜先生对英文版的审定;感谢对话的现场翻译张洪斌先生,他的准确表达为双方作者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感谢许靖国博士和张海花女士,他们为双方作者的联络与协调做了许多工作;感谢梁婷婷博士和王更喜博士对本书对话部分的校核;感谢“桥艺术中心”慷慨地为对话提供了精心布置的场地;感谢新世界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海鸥领导下的编辑团队,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
约翰·奈斯比特
多丽丝·奈斯比特
序一
*
我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大趋势》“认识”奈斯比特先生的。迟至2000年,我才在北京幸会了奈斯比特先生和他的极富才智的夫人多丽丝。2009年5月,他们在写作《中国大趋势》时,曾把他们提出的“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的构思告诉我,并真诚地请我提意见。他们作为美国人和欧洲人(多丽丝是说德语的奥地利人),以他们的文化背景,从海量的、杂乱无章和充斥着矛盾的关于中国的信息中提炼出了这八大支柱,让我不仅顿感惊异,而且颇为钦佩。我若在瞬间提出意见,不仅是鲁莽的,而且担心因为掺入了我的中国式观点,会影响他们非中国式的表述。于是,我表示,这八大支柱中国人是能理解的,也符合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发展的事实,事实是他们的写作——更准确地说是研究(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的基础。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理念、政策、实践和结果被称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或“中国案例”,然而,通过世界各种媒体所呈现的中国差异极大。西方媒体说,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有多种前景:不成熟的中国、*的中国、经济强大但傲慢的中国。观察同一个中国,其结论竟然是多样的中国。
我和奈斯比特夫妇讨论了观察中国的困难和观察中国的方法。我们认可中国是一辆疾驶的列车,列车不仅很长——有30多个省市,而且乘客很多——56个民族的13亿人。站在路边,甚至站在万里之外观察列车,看不清楚运动中的列车的外形,更看不清楚车内的情况,于是描述不准的情况在所难免,遑论较准确地评论。奈斯比特夫妇是在中国列车上考察中国的少数西方作家之一(另一位令中国人印象深刻的作家是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他提出了中国改革的指导性的四原则,也是一种新鲜的角度)。我们三人在对话中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使在中国列车上考察中国也非易事,面对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发展的不平衡、13亿人口的贫富不均、各地区地缘文化的差异,要想认识到中国的本质究竟该用怎样的方法。
多丽丝问了我一个近乎哲学性的问题(我一向认为以德语为母语的人往往擅长哲学思考):表述中国的社会制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