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3/4 页)
的队伍瞧,可你们却不晓得那内城中,倒是出了一桩新鲜事!”
平日里。这外城里住着的人家,就不怎么能进回内城,更别说是内城里的新鲜事,越发的难得听闻。这会儿,一听是内城二字,一屋子妇人就已是齐刷刷的看向了过来。
“当年那南蛮郡主嫁到咱们京里的消息,大家伙都还记得吧?”
“那怎么会忘了,当时可算是好大的消息,听说那南蛮子郡主嫁入的还是咱们大呈朝里,一等一有爵位的大户人家吧?”
那旁也有人附和道:“岂止啊,听说还是咱们万岁爷,给另赏了块风水好的地界,起了个五进的宅子哪!”
“对,对,是有这么一桩。怎么了,难不成这会儿收拾贪官,他们家也有一份,被赶出城去了……?”
还未等这位大婶子问完,就见这旁的妇人忙笑着打断下来:“我说吴家婶子,你瞎琢磨什么呀!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宦人家,祖上都好几辈子的清官了,哪能干这缺德事。”
略略收敛了笑意,才接着告诉了起来:“那郡主的婆家,当年也是个了不得的人家,祖上可是被封过爵的。也不知怎么得,这原本就是家里嫡长孙的郡马爷,没能顺利成章袭了爵位,反倒是给他们家小老婆生的二叔占了去!”
“啊,那不是坏了祖宗的规矩啊,这哪家的祖产不都是理应给嫡子嫡孙袭的吗?怎么又闹出这么个,小老婆生养的庶出来了?”
“可不就是这话,我估摸着当时也必定是有个缘故的。”应了这一句,忙又转头摆手,拦下那被唤作吴家婶子的再一问。才笑着摇头道:“当初那事,也没听有风声传到咱们外城了,我上哪儿晓得终究是怎么回事,咱们还是接着说今儿听说的那事吧。”
“今日一大早,我们家那口子跟着他们东家去了趟内城送货,才得了这个新鲜事。说是当年被他家二叔占了老宅子,朝廷都给发回了到那郡马爷手里了。还说他们家的爵位封号,也都一并还了给他们加正经嫡孙名下哪!”
“好事啊!倒也算是新鲜事,你婶子我都活了四十多个年头,这发回自家院子的事倒是还听说过,可连带着爵位也一起给的,真是没怎么听说过!”
只见,那妇人更是乐得直点头,接着又补了一句道:“还有更可乐的哪!听说当场就把宣旨太监给逗笑了,那位郡马爷这些年来,可没在衙门少办差,自家凭本事挣得爵位也是不低。那日里前脚这发回宅子、爵位的太监刚来,后脚另一位太监就又到了,好家伙两人一对万岁爷的旨意,可都乐开了。”
“脸上不敢太过,指不定这心里,可是没笑痛了肚子。你们猜怎么着?原来后脚那太监的旨意上,万岁爷又因这次惩治贪官案,那郡马爷立了大功,直接又给封了爵位。”
才刚提到这句,另一旁那个给孩子喂饭的妇人,忙不迭已是脱口而出:“该不会万岁爷给新封的爵位,与他家祖上的那个没小多少?”
“什么叫没小?反倒是他自个凭本事的挣来的爵位,更高出一级哪!你们说这事新不新鲜?原本被那姨娘养的占了爵位,到头来自个儿挣回来光宗耀祖的爵位,更是了不得!”
与此同时,这新鲜事中的头号反面人物,诸葛家的二叔一家却是已在赶往乡间的路途上。不单是官职丢了,闺女、女婿一家也被斩了个干净;也再别提城里的铺面、祖业一事了;更是连同多年前,才从侄儿手中强占下的京郊田地,也都抄没一空。
如今也惟有,临出城前原本府上的老太太,好心让余妈妈给一家子送上了一份,乡间三十亩中等耕地的田契。
此刻,已是再没了当年傲气的夫妻二人,怔怔望着面前的田契心里更是百味丛生!
“老太太当初还想多给几亩,可想到咱们如今是既没了官身,就连功名一说,也统统被革除一清。可不敢再往多了给,乡间就算是风调雨顺,也不比南方地界产出丰。与其种地过活,倒不如在县城里寻几个小门脸儿,还更好些。”
“哦,啊!那县城的门脸儿不要银子?”
对面的二太太刚一出口,便叫这边的诸葛义拦道:“我家侄儿也悄悄打发了人来,封了两百两银子,算是给咱们置办店面的所需。”
此句一出,愣是把二太太定格在原处,好半响都没回过神来。要知道当初,他们一房是如何想尽了手段,要强占了正房的一切。可到头来,却是在最为艰难的时刻,那头正房一家子,反倒是不计前嫌伸出援手,拉了自家一把。
再反观,自个的娘家兄弟姐妹们,当初自家风光时,每回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