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后就能掌握新式武器装备的复杂技术,会管理、会维护修理,当然啦,能会设计制造就更好喽。”
陈赓抓起桌子上的大茶杯,喝了几口,擦擦汗又接着讲下去。
“人民解放军有毛泽东思想指导,有共产党领导,部队有很高的政治质量,战斗力很强,不仅打败了800万国民党军队,在朝鲜还战胜了最现代化的美国侵略军,所以说我军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军队,问题是我们缺乏技术,武器装备很差,有各个国家的枪炮,在朝鲜战场上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吃了不少苦头,大的不说了,就拿挖坑道来说,不懂地质学,不懂钢筋水泥,挖着挖着,塌了,走了许多弯路,炮兵也是如此。朝鲜战争说明,打现代化的战争,光凭勇敢不能解决问题,勇敢加上技术,事情就好办了。”
第6章 群英聚首 筹委会宣告成立(2)
“解放军的战斗历程是用大刀、红缨枪,小米加步枪打败国内外反动派的。现在部队要装备飞机、大炮、坦克车,以后还要有火箭、原子弹呢,有了现代化武器装备,解放军就如虎添翼,无敌于天下!所以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技术这个东风,掌握技术是当前军队建设的头等大事。创建这样一个高级工程技术学院,对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学院所担负的任务是重大的、光荣的、也是艰巨和复杂的。如果讲军事战略战术,我们有一套成功的经验,那可不是吹牛皮的;可是搞军事工程技术,那是擀面杖吹火炉——一窍不通。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创办军事工程学院,政务院又请苏联政府派大批专家顾问来帮助我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批知识分子,在座的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的各位专家就是创办军事工程学院的主力军,我们还要在国内各名牌大学里抽调一批教授、讲师。办好这个学院,光靠我们原来的老干部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各方面的优越条件,特别是有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各军兵种的大力支持。我们的校址已经确定了,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我和徐立行同志陪苏联专家去看过,好大的一片地方。毛主席说,搞国防现代化的任务是紧迫的;周总理说,军工学院要赶快上马,早出人才。为此,我们的总理决定将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址4万平方米房子全部让给我们作扩建的基础,哈医大再选地点另建。根据军委加速培养技术干部的精神,我们确定了边建边教边学的方针,我叫它‘三边并举’。”
陈赓又详细介绍了8月份与奥列霍夫一行在全国考察时讨论过的建院方案。与会的人员都低着头,尽可能详细地记录陈赓的讲话。好在院子里几株高大的老槐树为大家遮着阳光,人们全神贯注地听陈赓讲话,竟感觉不出头顶上一片烦人的蝉鸣声。
稍事休息,陈赓又宣布继续开会。他拿着几页文稿和主席台上的张述祖、徐立行、李懋之三个人小声讨论着,尽管筹备委员会事先已就各项工作计划征求过有关人员的意见,但民主作风甚好的陈赓还是想多听听大家的反映。
陈赓又站了起来,这一次他没有脱稿,而是一字不差地宣布文稿上的内容:
“同志们,8月22日,我们的筹备委员会获得中央军委的正式批准。筹委会委员由如下这些同志组成:
陈赓、徐立行、张述祖、李懋之、张衍、胡翔九、黄景文、任新民、沈正功、赵子立;我任主任委员,我提议由徐立行、张述祖、李懋之三位同志任副主任委员。
工作人员有:周祖同、马明德、岳劼毅、钟以文四位教授,还有许鸣真、傅德林、吴兆光、高庆魁、徐文林、党中才、苑野君等同志。
我和三位副主任可以经常接头,解决一些问题。以后,一个月开一次大会,检讨和研究工作。这样,筹备委员会今天就算正式成立了。
下面我说一下工作分工问题。关于校舍,军委已做了决定,但该单位还不太愿意搬,这样不行,我们必须亲自去跑,还要提出修建计划,明年一开春就开工建筑;其次,审查组织系统表格并加以确定,根据编制制定预算概数,报军委批准;另外,教授的聘请,本月3号就提出,再晚了人家都开学了,就不好办了;招收助教问题,也应立即动手,去各军区物色……学校由几个部分合起来,组织很容易庞大,没有用的人员不要带来,而决定来的人员的家属应早做准备,如何安置;教材收集应很好地去进行,一脚踢开旧的是不行的,必须从这些教材中挑选、节录,哈尔滨工大完全用俄语教材,我们目前还办不到。我们应该马上组织人员去各个大专院校参观、接洽,以便收集教材。最后,还要准备好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