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页)
顾虑,胡雪岩无法作判断了,因为洋人做生意的规矩,以及吉伯特的性情,他都不太了解。只是将心比心,自己不肯低头,谅来吉伯特也是如此,如果从中有个穿针引线的人,搭一搭桥,事情使容易办通了。
『小爷叔!』古应春看他犹豫的神色,提醒他说∶『洋人做生意,讲利益,也讲道理,只要我们道理站得住,态度坚决,洋人倒是不讲面子的,自会笑嘻嘻来跟你说好话。所以你不要三心二意,让洋人看穿了,事情格外难办。』
胡雪岩最尊重行家的意见,古应春跟洋人的交道打得多,自然听他的,『那好!』他说,『我们就做一番态度坚决的表示给他看,请尤五哥弄两条船,我们拿货色装上去。』
『这,这表示,绝不卖给他了?』
『对了!对外头说,我们的丝改内销了,预备卖给杭州织造衙门。』
『那么,恒记的货色呢?』
『这我会跟庞二说,让庞二关照朱福年,也是雇船运杭州。』
古应春闭着嘴,脸色郑重地考虑好一会,毅然决然地答道∶『可以!我们就这么做。不过,庞二对朱福年说的话很要紧。』
『那当然!我知道。』胡雪岩说,『朱福年自然要劝他,不必受我们这方面的牵累拿丝卖给吉伯特。庞二只要说一句∶』胡某人怎么样,我们怎么样,吉伯特要买丝跟胡某人去接头。「那就成功了。『
照胡雪岩的估计,朱福年当然会将庞二的态度告诉吉伯特,吉伯特一定会回头。如果不理,那么僵局就真的不能化解了。自己这方面固然损失惨重,怡和洋行从此也就不用再想在中国买丝。
想到就做,而且象煞有介事,裕记线栈开了仓,一包包的丝,用板车送到内河码头上去装船。
另一方面,庞二听了胡雪岩的话,照计行事。他做生意多少有点公子哥儿的脾气,喜欢发发『骠劲』,把朱福年找了来,叫他雇船装丝运杭州,一言不合,拿朱福年训了一顿。
『二少爷!』朱福年问,『这是为啥?』
『丝不卖给洋人了!可以不可以?』
『那也不用运杭州。运到杭州卖给哪个?』
『卖给织造衙门。』
『二少爷,这不对吧!』他说,『从一闹长毛,京里就有圣旨。各织造衙门的贡品都减少了。怎么会买我们的丝?这点道理,难道二少爷都不懂?』
『我不懂你懂!』庞二的声音粗了,『除非有人吃里扒外,不然洋人怎么会晓得我们的情形?你跟洋人去说,他有洋钱是他的,我不希罕。他到中国来做生意,三翻四覆,处处想占便宜,当我们中国人好欺负?滚他娘的蛋!』
这种情形,遇到过不止一次,朱福年也知道他不过一时之气,做伙计的遇上有脾气的东家,当不得真,否则不如早早卷铺盖走路。而况,庞二虽有脾气,御下相当宽厚,象恒记这种职位是『金饭碗』,丢掉了不易再找。所以想一想,宁可挨骂,该说的话还是要说,才显得自己是『忠心耿耿』。
『二少爷,难怪你发脾气,洋人是不大对,不过,他既然是来做生意,当然没有空手而回的道理,我看,丝是一定要买的,就是价钱上有上落┅┅』
『免谈。少一个「沙壳子」都办不到。就算现在照我的价钱,卖不卖也要看我的高兴。』
『二少爷,生意到底是生意。』他试探着说∶『要不要我再跟洋人去谈谈?如果肯依我们的价钱,不如早早脱手,钱也赚了,麻烦也没有。』
『我不管。你跟胡先生去谈,看他怎么说就怎么说。』
听得这一句话,朱福年只觉得酸味直味脑顶,顿时改了主意,回到帐房里,自己在咕哝∶『他娘的,随他去。看他这票货色能摆到啥辰光?』
这话是什对胡雪岩而说的,原来是『忠心耿耿』对东家,此时决定牺牲东家的利益,变相打击胡雪岩,真的雇了船,连夜装货,预备直驶杭州。
但是,吉伯特却沉不住气了,一面是陈顺生来催,一面是对方的丝真有改为内销的迹象,不由得便软化了,急于想找个人来转圜。
这些情形胡雪岩不知道,他只听庞二说过,朱福年自告奋勇,愿跟吉伯特去重开谈判。又说已告诉朱福年,一切都听自己作主。既如此,则朱福年不论谈判得如何,都该跟自己来接头。何以不见他的踪影,反倒真的雇船装货?显见得其中起了变化。
『如果朱福年肯去说,倒是最适当的人选。』古应春也说,『不过现在对他弄僵了,我们不便在他面前示弱,只有再请庞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