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城的裕谦才真正见识了英军火炮的威力。不久英军登陆部队也迂回而至,向清军阵地猛攻,清军本来就被炮火轰得肝胆俱裂,又见这些“鬼子”竟然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根本不是膝盖不会打弯,顿时无心恋战,纷纷溃逃。据裕谦家丁余升后来的叙述,此时在镇海县城东城墙上观战的裕谦似乎已经神情恍惚,茫然不知所措地从城墙上退了下来,向城中退去。路上可能是忽然意识到自己无论在当下的战局中还是以后的朝廷里都已经走投无路,于是北向望阙叩头,投水自杀。经其家丁亲兵救起后抢救出城,路上还一息尚存,却在赴省城途中气绝身亡。
开战:仿佛见到外星人(3)
这是一个令人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当时的主战大臣代表、后世的民族英雄…裕谦,是被英军强悍的战斗力吓得自杀身亡了。裕谦的自杀从他本人所崇尚的儒家学说…宋明理学的角度来说,充分体现了一个封建臣子所能具有的最高气节,值得钦佩和赞扬;但是从当时的战局来看,清军虽败,战役尚未结束,此时当地清军的最高长官忽然弃军队于不顾而自杀,使得清军群龙无首,实在是不负责任;而其家丁将其抢护出城,虽然裕谦本人于昏迷中并不知情,但实际效果完全就等于临阵脱逃。英军随后根本也就没再遇到什么抵抗,顺利占领了镇海县。
英国人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自问:活着还是死去?
人类为什么会自杀?从哲学上来说,这是个深邃难解的问题。但是裕谦应该不会懂得这种西方哲学,他的自杀,当然是源自绝望。按理说,头号主战派已经对战争绝望到了自杀的地步,大清朝君臣应该明白这场战争的结局会如何了。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裕谦的死到了道光帝那里,已经被扭曲。家丁余升逃回后,报告浙江巡抚刘韵珂,说战役进行之时浙江提督余步云曾两次登城见裕谦,称“可怜一家三十余口”等等,被裕谦驳斥;余升又说战役之败,是由于余步云驻守的招宝山阵地抵抗不力,余步云临阵脱逃,致使全线崩溃。而随裕谦守城的副将丰伸泰对此事的供词则是,其战时见余步云上城见裕谦,二人密语,当时炮声震天,没有听清,但是后来裕谦高声喝道:“汝如退守宁波,极救百姓,即自行具奏。倘镇海被占,我即殉节。”刘韵珂一看这可是条猛料,不能不爆,于是立即上奏。这样一来,给人的印象就成了战争不是因为清军无力战胜英军而失败,而是因为有将领临阵脱逃而失败。反倒佐证了裕谦的“人心”说。余步云因此成为替死鬼,后来被判斩立决,成为鸦片战争中唯一一个因战事不利而被斩首的清军将领。而他之所以如此倒霉,却是因为他和裕谦在官场上早就互有嫌隙,并且在对待英军的问题上政见不同,这次裕谦一死报国,余步云顿时在官场倾轧当中败下阵来,成了替罪羊。裕谦则成就了流芳百世的英名。整个战争过程,充满了类似的悲剧和闹剧:有的大臣一败再败于英军,又不敢将实情上奏道光帝,就在奏折中转败为胜,然后再私下与英军议和;有的则愚昧无知,自认为天朝不会败给蛮夷,而在阵前牺牲。而总的说来,当时的清军见到英军,就如同科幻电影里人类遇到了比自己厉害不知道多少倍的外星人一样,双方没法交流,也没法在同一等级上形成对抗。这就是那场一百六十多年前的战争。
。。
民族英雄与卖国贼(1)
中国历史历来注重人物评价,对每个历史人物都要加以盖棺定论,仿佛是京剧的脸谱,忠奸善恶,一目了然。这是从孔子删春秋就开始的传统。
但是这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定论究竟是否可信,会不会对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了歪曲,恐怕值得怀疑。现代史学已经证明,历史的绝对再现是不可能的,那么对一个人的简单评价又怎么能做到彻底公正呢?
历史是复杂的,人也是。
前文我们已经描述过林则徐和裕谦,虽然他们的某些行为仍然值得赞扬,但他们与历史教科书里自己大义凛然、浩然正气的形象并不完全相符。说过了民族英雄,再让我们看看卖国贼。鸦片战争中早有历史定论的一个大卖国贼就是琦善。他的罪名是:反对严禁鸦片、接受英人贿赂而在战争中妥协投降、向英国人私自割让香港岛。但是这些罪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未必站得住脚。
首先是反对严禁鸦片。
鸦片流毒天下的形势在当时的大清朝内部已经是一种共识,是大清朝需要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在大清君臣上下看来,鸦片的最大问题在于导致白银外流,有损国家财政,而不是毒害人民身心。也就是说,鸦片问题只是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