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
●应该怎样开发儿童的智力。应该培养儿童所具备智力上的能力,包括:有研究的态度、有充分的知识、有表意的能力。
●怎样培养情绪。陈鹤琴指出:“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国国民之缺少欣赏能力,尤其是音乐,雅歌妙舞,几乎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品,普通人很难领略,这是一大缺点。我们应该极力设法改变的,首先应在幼稚园里大力提倡,这是不难办到的。”他又说:“我们的教育不能使儿童感到快乐,也是失败之一……我们希望儿童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2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1927年2月,在《幼稚教育》第一卷第一期上,陈鹤琴发表了《我们的主张》一文,文中根据办鼓楼幼稚园的理论和实验总结,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幼儿特点的15条办幼稚园的主张。
他在开篇中写道:幼稚园这种教育机关,在中国本来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既然来创办这件事,就应当先自己问一问,用种什么目标,怎样的办法。倘是一些主张都没有,仍旧像中国初办教育时候,今日抄袭日本,明日抄袭美国,抄来抄去,到底弄不出好的教育来。《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11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1927年,陈鹤琴在《幼稚教育》第十九卷第二期发表《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一文,详尽介绍了欧美各国在幼稚教育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
他指出,幼稚教育的新趋势有:1� 注重自由活动。
2� 注重户外活动。
3� 厘定课程。
4� 规定标准。
5� 研究幼稚生心理。
6� 幼稚园与一年级之联络。
7� 蒙养园的运动。在这篇文章中,陈鹤琴还对在当时就很盛极流行的福禄培尔、蒙台梭利教学法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说:福禄培尔原是一个教育革命家。他的思想原是超特的,他的教法原是合乎儿童心理的……但是到了后来,一般幼稚园教师竟忘了福氏提倡幼稚园的用意,把福氏的教法弄得非常呆板,把活泼的幼稚园变成无生气的小囹圄。小孩子的一举一动差不多都要受教师的指挥,唱什么歌,玩什么游戏,讲什么故事,做什么手工,都是教师的意思……所以意大利的蒙台梭利出来,极力提倡工作自由,以矫正幼稚园这种弊病。
……
蒙氏根据伊塔德和西格英两人的低能儿童教授法的原则,制造了几十种玩具,让小孩子自己去选择,自由去玩弄。但细考她的教具教法,我们不得不质疑者有两点:
(一) 教具非常呆板……蒙氏的这些教具为低能儿则可,普通的小孩子就要厌其呆板、缺少变化了。
(二) 蒙氏的自由教法,每每使小孩子随意乱弄,其结果小孩子学不到什么东西。小孩子固然要自己学的,但是必须要教师指导的;不然,尝试错误,不知要耗费多少光阴、多少精力呢!
从以上两点看来,蒙氏的儿童院并不怎么高明;她所主张的是自由,而她的教具实在是太呆板,实在是束缚儿童的自由。《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135—14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
。 想看书来
二 乡村幼稚教育(1)
陈鹤琴清楚地记得,1927年3月15日陶行知在南京郊外神策门(后改称和平门)外小庄(后改为晓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学时的情形。据东大教授许养秋的子女回忆,“晓庄”的名字是他们的父亲向陶行知建议的,其意为朝气蓬勃、充满希望。在晓庄师范招生广告中的最末一行,具有明显陶氏风格的广告词格外引人注意:“学费免,膳宿杂费详见简章,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是陶先生所提出的主张和办学宗旨。共有13名青年参加考试,学校的入学考试别具一格。第一天考试的内容是国文课,试题为《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话对吗?》,考场设在燕子矶的一间茅草房内,由陶行知亲自监考;演说题有20个,考生从中抽选,进行三分钟演讲,然后由指导员当场评分。第二天的内容是劳动——垦荒、施肥、修路。在晓庄当地的一块山坡荒地上,用白粉线画好一方方区域,考生各持一把锄头,随着哨声劳动开始,陶行知脚穿草鞋、手持锄头,在场地中走动,不停指点。当时,由于北伐军与直系军阀孙传芳部褚玉璞的军队正在打仗,南京城中各学校都闭门不能开课。因此,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学格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