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开发财富而把大约“1500万非洲人”捕捉,用船只运来西半球。
这些黑奴的家庭被拆散,男女被分开,挤在甲板下。“那里的高度有时候都不到5英尺”,需要航行“6到10个月”。在这么局促、苛刻的条件下,“历史学家们估计大约有200万奴隶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丧命”(5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部分,则介绍刚刚出现的电视“改变了美国人的休闲习惯”。由于市区拥挤、上下班不方便,不少大企业开始在郊区建立总部。新技术出现后,人们又可以“远程工作”了,在家里办公,“靠因特网、电话和传真与外界保持联系”(725页)。
这些新技术、新思维,以及随之而变、与之适应的新机制等等,对文学、对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实体到形式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似乎不如变化本身那么富有戏剧性”(723页)。
就在这些不动声色的描述背后,我们留意到的是“人”为本位的自由理念。
一切“进步”应以“个人”的便利、安全、自由、愉快和社会资源的低消耗与更加有效、更为优化的配置为准则。
推进它们的因素,则是完全自由的市场背后之利润的最大化。
中国人通常有一个误区,以为只有大河满了,才有小河的满,其实这是一种“忘恩负义”、颠倒本末的看法。
想想看:为大河输送水流的是谁?
是千千万万条小河。
所以,应该是先有小河的满,才有大河的满。
也就是说,大河的满不满,要以这些小河河水的多少、深浅为依托。
这方面,历史对我们的教训恰恰是最为深刻的。三年困难时期以及后来的“*”时期,中国的老百姓连吃的都没有,市民生活必需品实现定量、票额配给制,农民则是集体分配制。有限的供应即使在风调雨顺、政治宁息的年代,也只能使广大民众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
原因在哪里呢?它缺少了什么呢?
我认为,它最大的缺席正是作为自由个体的“人”的缺席,正是想堵死所有小河积水,而试图集中全部力量,挖一条亘古以来、全球最大的河,以为先让这条大河满了,才能济救分岔纵横的亿万条小河里流水的不足或干涸状态。
孰料事与愿违,在一条大河里共吃“大锅饭”的日子,调动不了“个人”创造力、积极性,缺乏利益上的动力,那条河怎么也挖不大,储蓄的水量怎么都高不上去,弄得平民百姓苦不堪言、穷困潦倒。
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谁都不是超人,社会大众绝大多数都是俗人,驱动他们迸发智慧、才华、力量的最佳要素,是个人利益,我们不应鄙薄这种利益力量,相反,应该正视它,为它制定公正、公平、透明的规则,并把它向着优化人类文明福祉的方向,作良性的引导。
政府的要务不在别的,就在于从赛场上退出,只当裁判,制定规则,维护规则的公正、公平与透明。
美国人的历史显示,它的政府在这方面是称职的。
《美国语文》里所选范文,愈是早期,愈是突显了这些方面的思想内容,以说明公正、公平、透明之人道、文明的“和平法则”,来之不易,那是一代又一代美国人杰出而智慧的头脑,和牺牲与奋争精神,在特殊条件下有机化合,得到多数民众理解、支持的结果,最终也赢得了全世界文明人的共同仰重,纷纷效仿。
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都应记住这些光辉的名字:既是政治家又是启蒙人物的本杰明&;#8226;富兰克林(《国家的诞生》第一、第三课、第四课》)、托马斯&;#8226;潘恩(《国家的诞生》第二课)、托马斯&;#8226;杰弗逊(《国家的诞生》第二课)、亚伯拉罕&;#8226;林肯(《分裂、和解与扩展》第二课),政治家华盛顿(123页)、亚当斯(123页)、帕特里克&;#8226;亨利(《国家的诞生》第三课),哲学家爱默生(《国家的发展》第一课、第五课)、梭罗(《国家的发展》第六课),神学家爱德华兹(《文明的交会》第五课),军事家罗伯特&;#8226;E&;#8226;李(《分裂、和解与扩展》第二课),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马克&;#8226;吐温(《分裂、和解与扩展》第四课)等。
文学史之成为文学史,在美国人眼里,不仅应该包括上述这些著名人物,还应包括那些民族传说(《文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