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了组阁过程,致使部分职位仍然空缺,大多数内阁官员没有时间去召集非正式顾问团会议。因为职位空缺等问题困扰着司法部等政府部门,所以在克林顿刚刚就职后最初也是最关键的几个月里,政府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实际是空壳。在过渡时期,克林顿在官员任命上犹豫不定,反复无常,连克林顿都感到这给许多被任命的高层官员带来了伤害。
更糟糕的是,克林顿一直等到最后一分钟才考虑白宫的人员安排。直到新政府成立前夕,大多数人员才知道自己的职位和职责。克林顿本人也承认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因为这样没有人能够为政府在最初几个月制定计划,而里根政府却做得相当漂亮。克林顿的人马是从小石城急急忙忙地赶到华盛顿的。
不可思议的是,克林顿政府高层官员几乎全是从他的竞选班子中挑选的。人们一定注意到里根的成功经验,他在任命政府官员时是将他大选的支持者和华盛顿首届政府的资深的政治家一同考虑的。追随克林顿的人似乎对论功行赏更感兴趣,对为吉米·卡特工作的人怕得要死,当然得拒之门外。斯图尔特·埃曾斯塔特曾向上任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麦克·麦克拉蒂表示他愿意担任他的副手。埃曾斯塔特本可以成为克林顿政府的重要的补充力量,但却被白宫拒绝了,原因是他曾做过卡特的国内事务顾问。在决定对外政策高层职位人选时将曾为卡特工作过的人通通拒之门外,这似乎有些荒唐,但这是事实。埃曾斯塔特出色地担任外交事务方面的职务,并在克林顿的第二任期担任财政部和国家高级职位上干得很出色。布莱克鲍尔斯起初也将麦克·麦克卡瑞拒于白宫之外,理由是在总统大选的早期他曾为参议员鲍勃·克里工作过,他因此而获罪。像汤姆·多尼朗等许多华盛顿前任政府的资深官员都曾准备效力于克林顿政府,但任命书却迟迟没有到来。假如克林顿能像大选之时那样心胸开阔一些,吸纳这些资深的政客进入白宫,那么克林顿就不至于在就任的最初几个星期里那样举步维艰。
乔治·斯蒂芬波洛斯、迪·迪·迈尔斯、拉姆·伊曼纽尔、吉恩·斯珀林等进入白宫的人都很有才华,他们是16年来民主党赢得大选执掌白宫的中坚力量,但他们还很年轻,在政府管理上缺乏经验。迪·迪·迈尔斯很少接触华盛顿,也从未在此工作过,如果她曾做过新闻署副署长这样的副职,她将非常胜任第一把手的职位。但现在她就像一下子被抛到狮窝里,其工作艰难可想而知。她在工作中无疑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在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团队中,常常不听她摆布。希拉里不仅对她的能力而担心,而且常常找她的岔儿。由于迪·迪有非凡的勇气和机敏的头脑,她的工作还不错,但她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
吉恩·斯珀林的情况正好相反,他年轻、思想敏锐,曾被任命为经济政策部的副职,其上司是老练、经验丰富的鲍勃·鲁宾。经过在白宫的耳濡目染,斯珀林最终完全有能力胜任工作,并成功的成为克林顿白宫第二届任期的顶梁柱。但斯珀林的例子只是一个例外,多数与他年龄相仿的人,本应从次要的职位做起,却一步迈进了白宫最显赫的位置,这样招致许多麻烦。类似问题的出现应归咎于最高领导者的失误。
当克林顿邀请童年的伙伴麦克·麦克拉蒂出任白宫办公厅主任时,麦克起初还犹豫不决。作为被《财富》杂志评为500强的天然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麦克·麦克拉蒂更愿意在商业部任职或成为白宫与企业之间的联络员,他感到自己缺乏在华盛顿工作的经验,不具备担任办公厅主任的资格。但压力之下,他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克林顿夫妇无意之中又一次在他们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树起了一道障碍,他们不仅拒绝了麦克拉蒂提名担任其副手的埃曾斯塔特,而且在没有征得各部长同意的情况下又安插了许多人员。在麦克·麦克拉蒂接受任命之前,希拉里·克林顿在律师事务所的两个搭档文斯·福斯特和比尔·肯尼迪已被安置在顾问团中,另有一位希拉里前同事伯纳德·努斯鲍姆被任命为法律总顾问。尽管如此,麦克拉蒂在协助总统取得立法方面的重大胜利中起到了作用,但他常常不能把该办的事情办得井井有条也失去战机,总统最需要白宫井然有序,但麦克拉蒂在这一点上做不到。
克林顿第二个错误是没有利用过渡期为上任后最初几周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并启动国会的支持。克林顿的竞选虽然在政治上极具吸引力,但他没有为当选后制定清晰明确的计划,因而造成部分工作受阻。“经济最重要,蠢货!”只是赢得大选的口号,并不等于实际的政策,这句口号也不是行政命令,不会给他的过渡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