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对任何新鲜事物,幼儿都想“探索”一下,他们好看、好摸、好动、好拆,更突出的表现是这时期的幼儿很喜欢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个为什么会发亮?”“那个为什么会发响?”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到五、六岁,幼儿不仅积极提问,而且能主动、努力地去寻求答案,并会由于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感到极大的满足与愉快。他们也非常喜欢看图书,听童话喜欢进行各种智力游戏和需要动脑筋的活动,比如下棋、猜谜语等等。学前晚期的幼儿,对老师不再是绝对相信和崇拜而是逐渐持有批判性的态度,如果老师常常回答不出幼儿的提问,画画,跳舞都不太行,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就会逐渐降低,这也是幼儿的理智感发展的一种体现。
幼儿的意志 第一章:培养幼儿意志的重要性人在反映客观现实的时候,不仅产生对客观对象和现象的认识,产生对它们的这样、那样的情感体验,而且也有意识地实现着对客观世界的有目的的改造。这种自觉地确定活动的目的,并为实现预定的目的而有意地支配、调节其行动的心理过程,就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意志过程。
意志总是在人的自觉的、有目的行动中表现出来。意志的行动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它可以表现为行动的积极进行,如上课时认真听讲,专心作业;也可以表现为行动的保持,如图画课后继续把画画完才出去玩;也可以表现为行动的抑制,如游戏时不抢好玩具,做作业时有好电视也不看,所有这些行动都是意志行动,意志也就是在这些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品质。
意志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对千余名天才儿童进行过追踪研究,三十年后总结时发现,智力高的成就不一定就高。他对八百个男性受试者中成就最大的百分之二十与没有什么成就的百分之二十作了比较,发现他们中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于智力的高低,而在于个性意志品质的不同。成就最大者,都具有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充分的信心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具有坚持最后完成任务的毅力、韧性,而成就小者却正是缺乏这些品质。我国心理学家也对二十多名超常儿童进行过调查,结果同样表明,意志坚强、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干一件事总能克服各种困难、干扰坚持到底,是他们突出的共同特点。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有所作为,除智力因素外,与意志品质有极大的相关。良好的意志力,是一个人成才的不可缺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向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时,必须重视幼儿意志力的培养,将智力开发与意志培养一齐抓,使幼儿从小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其将来成就的取得,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前,有不少老师、家长片面地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育,就是教幼儿识字与做算术,而不太重视对幼儿意志的培养。他们有的对孩子过分疼爱,唯恐孩子累着、伤着,一切包办代替,不允许他们独立动手,结果使得幼儿从小胆小怯懦,畏惧困难,做事无恒心与毅力;有的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绝对地满足他们一切要求,致使幼儿任性、执拗,缺乏自制。显然,这些都是很不利于幼儿的成长的,必须及早克服掉,在思想上切实明确培养幼儿意志的重要性,积极地重视幼儿意志的培养。
幼儿的意志 第二章:幼儿意志的特点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首先必须掌握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品质上。
(一)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幼儿自觉服从并主动给自己提出一定的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学前儿童由于年龄小,语言和思维还很不发展,对周围事物、成人提出的任务、自己的行动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行动的自觉性是较差的。特别是学前初期的幼儿,行动容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支配,而常常难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要求,甚至忘记成人的指示与要求,行动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和不自觉性。比如,上课时,坐着坐着就坐不住,手脚乱动,忘记了应该认真听讲;游戏时,经常破坏游戏规则等。独立地预先给自己提出活动的目的,对小班幼儿更是困难和不太可能的。他们常常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或者随便说出一个活动目的,但这一活动目的并不指导他以后的行动,或者行动虽有某些直接的目的,但极易受外界的引诱而转移、放弃。比如,小班幼儿拿到积木就搭,问他搭什么,或摇头,或说“不知道”;带他去参观动物园,几乎没有一个小朋友能够给自己提出观察某一动物的任务;画画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