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括华胥句芒氏在内,诸夏首领已经垂垂老矣,新一代的人才中,除已经接掌玄女部族首领之女娲氏④外,华胥伏羲氏⑤亦有天纵之才。
十七岁,伏羲氏发明鱼网、舟船。十八岁游历天下,于昆夷处习得弓马教习族人。同年,句芒氏禅位伏羲,退而辅之。
两年后,伏羲氏年方二十。是年,水神共工氏广邀天下各部,于恒山朝阳谷论恒,共论宇宙洪荒。春神句芒偕伏羲共赴恒山,言明禅位伏羲之事。然众神见伏羲面白无须,皆不以为然,耻笑华胥无人。至论恒,众神皆言天地奥妙之不可知,独伏羲冷笑不语。共工氏怒问缘由。伏羲氏以阴阳之数、日月之法辩之,一时间举座皆惊,方明句芒禅让之意。
次年夏。天下共主火神祝融氏⑥于衡山主峰召集众神论衡,商讨治理天下之方略。伏羲氏示之以太极阴阳图、晓之以天下不易之理。众神拜服,祝融氏萌生禅让天下之意,然伏羲推辞不受,径直取道返回岱宗。
同年秋,红山漱玉峰之主、玄女部首领女娲氏只身拜会华胥。伏羲见女娲玄衣黄裳、眉目含睇,又觉与之年纪相若不觉中为之倾倒。相处十余日后,两人感情弥深,从洪荒纵论到太极易理到取麻织衣,两人相互倾慕却又各怀心情只言不提。
惜别之日,玄女提及火神禅位之意。伏羲氏微笑,示之以瑟,调以《驾辩》一曲。女娲氏会其意,径直取道衡山回见祝融,具言伏羲氏弦外之音。
火神大喜。次年春,天下各部会盟岱宗之巅,祝融氏禅位天下。伏羲、女娲二人在诸夏见证之下共偕连理,玄女、华胥两部从此合而为一。
春去秋来,此后的数年间,中土世界开始有了农耕,葛、麻织物已经完全取代兽皮、树叶,而春神句芒与有蟜神农氏也于日常采集中发现草药,开始为族人治病疗伤。
当时,大河流域气候温润土地肥沃,一人耕可食三人,然而制约农耕的最大因素在于播种的时机是否相宜,于是,伏羲、女娲氏开始于东海之滨观测天象,以阴阳之数,日月之法为天纪历。三十岁那年,伏羲以天象为凭,创造发明并开始推行甲历。
自此,中土世界开始进入刀耕火种的农耕时代。
与此同时,在对宇宙及灵性的探索之中,伏羲氏从太极阴阳图中推演出四象、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等旷世之作。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两仪乃万物之本,灵性之源,盈天地间只一大生!
然而,后天的神性总使灵性在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理智地在和谐中共生,自然的神性却使灵性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优胜劣汰不断演进。宇宙间是没有永无休止的冲突,却也没有绝对的和谐!换而言之,和谐之后,又生极变!
就在伏羲三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暗夜,幽明之星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从天外飞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之后,幽明星炸成无数碎片。传说,原本星月无光的暗夜陡然燃起无数“太阳”,烤得天地犹如洪炉一般⑦……”
幽明星的直接撞击⑧在中土世界引发大庭有巢氏以来规模最为广大、历时最长的地震、山火及洪水。突如其来的海啸及大河的接连泛滥致使尚处于襁褓时代的中土文明几乎在一夜间沧桑凋零。
华胥、玄女两部在幽明星坠落引发的海啸中首当其冲,在极度恐惧和混乱中,女娲氏带领劫后余生者流离于岱宗之山,伏羲氏则与手下项氏随幽明之星陨落方向而去,辗转遁入太寒一域不知所踪。
此时,水神共工氏奉女娲之命治理洪水,神农氏则受命迁往内地寻找治病救命的灵药。
两年后,洪水逐渐退去,但蔽日遮天的尘埃依旧弥漫在中土上空。原本生机勃发的植被已经枯萎,太寒之山更是寒气缭绕,冰川开始卷土重来并以太寒为中心迅速向四方曼延。
次年夏,红山漱玉峰冻结、恒山冻结!
同年秋,大河断流冰封,岱宗冻结!
第三年,冰川开始逼近大江。此时的江北已经是万里封冻,偶尔踽踽其间的只有一些只在传说中出现过的洪荒猛兽……
正当诸夏众神齐聚衡山,拿不出任何主意的时候,随伏羲一同失踪的项氏突然出现在众神面前。他带去伏羲临死前抱着的一块陨石,还有就是他的遗言“深潭旋涡,自右向左;六九之数,太寒将出!”
这话是什么意思?
谁也无法参悟遗言中所隐含的玄机,连春神句芒、水神共工、玄女女娲、有蟜神农氏、大庭有巢氏及火神祝融也不能例外,经过一翻辩论之后,众神决定带领天下各部联袂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