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页)
张打前站,先回杭州,照胡雪岩的主意,只说有几百石米要捐献官府;再用一笔重礼,结交了守望江门的营官张千总,讲好接应的办法,然后坐小船迎了上来复命,细谈杭州的情形,实在不大高明;胡雪岩听完,抑郁地久久不语。
既是至亲,而且也算长辈,刘不才说话比较可以没有顾忌;他很坦率地问道∶『雪岩,你是不是在担心有人在暗算你?』『你是指有人在左制军那里告我?那没有什么,他们暗算不到我的。』『那末,你是担啥心事呢?』
『怎么不要担心事?来日大难,眼前可忧!』
这八个字说得很雅驯,不象胡雪岩平时的口吻,因而越使得刘不才和小张奇怪。当然,刘不才对胡雪岩,要比小张了解得多,『来日大难,这句话他懂,因为平时听胡雪岩谈过,光复以后,恤死救生,振兴市面善后之事,头绪万端。可是,眼前又有何可忧呢?』我没有想到,官军的纪律亦不比长毛好多少!『胡雪岩说,』刚才听小张说起城里的情形,着实要担一番心事。白天总还好,只怕一到了夜里,放抢放火,奸淫掳掠都来了!『怪不得他这样子忧心忡忡,不管他是不是过甚其词;总不可不作预防。小张家在城里,格外关切,失声问道∶』胡先生!那,怎么办呢『
『办法是有一个。不过要见着「当家人」才有用处。』整个杭州城现在是蒋益澧当家;小张想了一下问道∶『胡先生,我请你老人家的示,进了城是先跟家父见见面呢?还是直接去看杭州的「当家人」?』
『当然先看「当家人」。』
『好的!』小张也很有决断,『老刘,我们分头办事;等到上了岸,卸米的事,请你帮帮张千总的忙。现在秩序很乱,所谓帮忙,无非指挥指挥工人;别的,请你不必插手。』刘不才懂得他的言外之意,不须负保管粮食之责;如果有散兵游勇,强索软要;听凭张千总去处理,大可袖手旁观。『我知道了。我们约定事后见面的地方好了。』『在我舍间。』小张答说,『回头我会拜托张千总,派人护送你去。』于是,胡雪岩打开小箱子,里面是一套半新旧的三品顶戴官服;等他换穿停当,船也就到岸了。
虽说到岸,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因为沙船装米,吃水很深;而望江门外的码头失修,近岸淤浅,如果沙船靠得太近,会有搁浅之虞。
好在重赏之下,自有勇夫,张千总颇为尽心,不但已找好一所荒废的大房子,派兵打扫看守,备作仓库之用;而且也扣着小船,预备接驳。此时相度情势,又改了主意,下令士兵在浅河滩涉水负载,更为简捷。小船只用了一只,将胡雪岩、小张、刘不才和胡雪岩的跟班长贵送到岸下;交代明白,胡、张二人就由挟着拜匣的长贵陪着,先进城了。望见城头上飘拂的旗帜,胡雪岩感从中来,流涕不止,他是在想王有龄;如果今天凯旋入城的主帅,不是蒋益澧而是王有龄,那有多好?今日之下,自然是以成败论英雄,但打了胜仗的人不知道可会想到,王有龄当年苦守危城,岂仅心力交瘁,直是血与泪俱;所吃的苦、所用的力,远比打胜仗的人要多得多?这样想着,恨不得一进城先到王有龄殉节之处,放声痛哭一场。无奈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实在没有功夫让他去泄痛愤,只好拭拭眼泪,挺起胸膛往里走!
守城的已经换了班,是个四品都司;一见胡雪岩的服气,三品文官,与蒋益澧相同,不敢怠慢,亲自迎上来行了礼问道∶『大人的官衔是?』
『是胡大人。』小张代为解说,『从上海赶来的,有紧要公事跟蒋藩台接头。』
这时长贵已经从拜匣里取出一张名帖递了过去;那都司不识字,接过名帖,倒着看了一下,装模作样的说道∶『原来胡大人要见蒋大人!请问,要不要护送?』
『能护送再好不过!』小张说道,『顶要紧的是,能不能弄两匹马来?』
『马可没有。不过,胡大人可以坐轿子。』
城门旁边,就是一家轿行;居然还有两乘空轿子在,轿夫自然不会有,那都司倒很热心,表示可以抓些百姓来抬轿。可是胡雪岩坚决辞谢——这时候还要坐轿子,简直是毫无心肝了。
没有马,又不肯坐轿,自然还借重自家的一双腿。不过都司派兵护送,一路通行无阻;很顺利又到了三元坊孙宅,蒋益澧的公馆,投帖进去,中门大开;蒋益澧的中军来肃客入内。走近大厅,但见滴水檐前站着一个穿了黄马褂的将官,料知便是蒋益澧;胡雪岩兜头长揖∶『恭喜,恭喜!』这是贺他得胜,蒋益澧拱手还礼,连声答道∶『彼此,彼此!』
于是小张抢上一步,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