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页)
有的名不经传,但李纪觉得这些字迹写的好,便也价钱自然低廉的多。
李纪算了算价钱,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三千两银子,便决定不再去管家那里报账了,算是自己给妹妹的礼物。
想到这里,李纪转进了一家门面很小的字画店。
看看外面,李纪有些不满意,便转向旁边的架子上。
将这个架子上的字画浏览了一大半后,李纪地手指触摸到了一个诗集上,心中不由一动。
这本书的触感跟别的不一样,纸张似乎格外的脆,李纪连忙仔细看去。
扉页写着“寒山子诗集”,劲道沧桑,李纪就将这本诗集拿到光亮出仔细的查看。
寒山子李纪还是有所了解的,这是一个唐朝诗僧,唐代曾流传着“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的佳语,宋代以来,寒山诗受到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朱熹的青睐。李纪的藏书里,就有两本不同版本地“寒山子诗集”,然而,这本“寒山子诗集”却是李纪从没有见过的,其雕工刻印,李纪越看越觉得跟吕先生曾经讲过的宋版书相近。
捧着随着岁月的沉淀,反而纸张显得轻薄脆弱的这般“寒山子诗集”,李纪终于确定了这本宋版《寒山子诗集》的身份,转而小心翼翼的问这家店的老板,“老板,这本书我要了,多少钱?”
趴在柜台上的老板这个时候抬起了头,睡眼蒙蒙的看了一眼李纪手中地书,伸出一个指头。
李纪松了一口气,便准备让小厮将一百两银票送上去,哪知那老板摇摇头,“我说的是一万两!”
“你说多少?”李纪一惊,差点将书摔在地上。
“小心一点,摔坏了你是要赔偿的!”老板摇摇头,“年轻人,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不就是一万两吗,你又不是付不起?”
“可是你这书能值一万两吗?”
那老板淡淡一笑,“宋朝绝版《寒山子诗集》,能不能值一万两,这位公子说呢?”
李纪一惊,原本以为这个老板不知道这本书地价值,自己淘到宝贝,哪知这个老板知道的比自己还清楚,看看周围地环境,李纪有些不敢相信,“你知道这本书,还将它放在这样的店里卖?”
“怎么,你看不起我地店小,没有买卖?你有没有听说过,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话?”老板又伏在了桌子上。
李纪有了一种想要拿着书偷偷跑掉地念头,但是看看老板,终于放弃了这个邪恶的念头。
身上带的钱自然不够,李纪又实在舍不得这本诗集,至于是不是绝版的,李纪不知道,但是单单是保存这般完整的宋版《寒山子诗集》,也足以值这个价钱了。
让小厮跑回去将管家叫来,跟老板谈判,最终,李华杀了一千两银子的价钱,花了九千两银子将这本没有几页纸的书买了下来。
“老板,你还真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了。”李纪有些感慨。
“是啊,”老板还是笑眯眯的说,“将你们这一笔做成后,我这个月都不想在开张了。呵呵,可以睡一个月的大懒觉了!”
李纪无言了。
这是李纪从小到大经手的最大的一笔银钱,捧着怀着的宝贝书,李纪有些忐忑不安。
张氏看到李纪拿着一万两银子买了一本书后,一挑眉头,请来苏青川,听到苏青川说这本书值一万两银子后,到没有说什么,直接将这笔钱入了李伊水嫁妆的账面中,李纪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抚摸着宝贝书,虽说它是妹妹的嫁妆,但是毕竟在妹妹出嫁之前的这段日子里,它是属于自己的不是吗?
张氏却有些烦心,这一笔支出之后,再加上购置了一些古董花瓶、摆件、笔洗之类的,伊水的嫁妆银子就有些紧张了。
衣服已经派金织坊最好的秀女赶制了,而且这笔费用不会算进那十万两银子中的。
药材张氏虽然在京城一家药铺关门的时候收购了不少,但是张氏曾听伊水说过什么保质期,张氏对这一点深有同感,因此除了一些越老越有药效的药材外,张氏还要添置一批药材。
饰是一个大项,在加上张氏还秘密的为伊水打制了一匣子的逾制首饰,因此这一项几乎花了张氏四万两银子,如今算下来,张氏手中的银子所剩无几。
纳喇氏知道这个情况后,给张氏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将给伊水准备的屯田分出一部分来,或者卖出去。
张氏听到儿媳妇解释说这样也不显得扎眼,伊水也能落得实惠,现在田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