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1/4 页)
当然,林至淼还不会认为自己地兄弟有多大的本事,能够让京城所有的权贵人家来自己家订货,但是看看京城的繁华,不说别的,就拿每年娶媳妇嫁女儿的数量和规格来说,自己如果每年能够招揽几个这样的顾客,也就不愁不发财了!
想到这里。林至~夫妇地心思更盛。便连番给林至磊写信。督促这件事情。
林至磊接到大哥地信后。委婉地回了一封信。说京城地生意不好做。林至~接到信后。不信他说地。认为他是故意为难自己。
正在这个时候。林至淼一家听说了伊水被指婚给弘恩阿哥地事情。便又心思活络起来。哼。你林至磊不念兄弟之情。有能力也不肯帮。难道真地以为别人非得靠你才能吃一碗饭吗?就算你不帮忙。我们一样能够摸到门路。
张氏听到胡氏热切地话。而且报出来地价格明显比市面上地要低上几成。便心生警惕。这天下可没有掉馅饼地事情。再说。这林至淼夫妇地名声确实不咋地。
张氏听到胡氏说他们夫妻打算到京城做买卖地时候。马上婉言谢绝。声称自己已经说定了一家木材铺子。连打制家具地师傅都定好了。
胡氏满不在乎地说道。“那就跟那一家说一声。退了定也就是了。毕竟咱们是亲家。哪有这样地生意。不照顾自己人地呢?”
张氏听了微微一笑,说道,“要是早些知道你们家来京城的话,自然是在你们家定做的,但是如今想要退定,却是不容易的事情,且不说当初为了早点给伊水定做家具,将木材都交给了那家,就是所有的工钱,也提前给人家算好了,如果要是退订地话,这一切都要不回来,起码有三四万两的损失呢!”
胡氏听了,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有说,虽然自己很看重这笔买卖和以后能够跟十二阿哥府连上瓜葛,但是如果让自己在这笔买卖还没有做的时候,就陪上三四万两银子,这个魄力她还是没有地。
胡氏知道自己想要揽下这笔买卖就要先将李家的损失补偿了,便讪讪地转移了话题,李家的生意没有,他们还可以找其他家吗,京城又不是只有一个十二阿哥府,三四万两银子可是有些肉疼地,而且还不知道张氏说的这些话有没有水分。
胡氏便岔开这个话题,开始向张氏打听今年选秀指婚地,还有哪家的闺秀没有出嫁。
张氏虚应付了几句,便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胡氏的身边。
胡氏的担忧有一些是正确的,张氏说的话不但有水分,而且水分还是大大的充足。
丈量房屋,打制家具是在小定之后的事情,张氏虽说在伊水小定之前看中了两家木材铺子,却连最终选择哪一家还没有定下来,自然不存在什么将定金全部预付之说了。
虽说,李洵给女儿置办嫁妆的银子足有十万两,但是给伊水打制家具的预算,张氏也没有打算超过一万两。
这些年,张氏收藏了不少紫檀木材和黄花梨木材,虽说给伊水打制家具还不够,但是再花钱购买的也有限了,加上工钱,满打满算的,一万两也就足够了。
剩下的钱,张氏除了打算添置几件稀罕的西洋摆件外,剩下就是为李伊水预备一些古董字画。
西洋玻璃镜子三千两,自鸣钟八千两,在加上一些东洋来的花露水、肥皂、用在脸上的跟胭脂一样功能的花蜜……零零碎碎的加起来,也有一万五千两。
李纪这段日子,一落衙就往琉璃厂跑,就是打算给妹妹淘换几件字画。张氏其实并没有打算从那里淘换出什么好东西,但是既然是庶子的好意,张氏也没有阻拦,但是由于李纪已经成家了,虽然还没有分家,想到他房间里的一妻一妾,张氏就对李纪说,给伊水置办嫁妆的银钱都从她这里支取,要是李纪在琉璃厂淘换了好东西,回来后可以到管家那里报账。
李纪有些脸红,连忙分辩,“母亲,这是我准备送给妹妹地贺礼,就不用到管家那里报账了吧!”
张氏笑眯眯的说道,“你的贺礼那一份自然不用报账了,但是难道你只想淘换到贺礼就算完了,不给你妹妹置办嫁妆出力了?”
李纪一听,心里领会了,笑着说,“自然不会的,给妹妹置办嫁妆的事情,我又怎么会落人之后呢?”
话说,李纪不断的在琉璃厂转悠,确实淘换到了几件好东西:一幅明朝朱端地绣石画,要价也不高,一千两银子,也是那个老板看到李纪实在是喜欢这幅画,才狠着心要的价钱,没有想到李纪连还价也不还价就将这幅画买了,让那老板很后悔。
还有几幅今人的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