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门来做自己的文化精英的。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来说,鲁迅看重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理想、良知、改造社会的热情和参与实际斗争的勇气。因此,他从事的是启蒙工作,通过思想改革,把自由、民主、科学的理念传递给社会,教育大众,以改造落后的国民根性。其使命最终的方向,依然是大众,依然是人民。也正因此,鲁迅先生在保持人格的尊严、思想的独立、灵魂的自由的同时,依然存留着身为一届平民的品质,依然尽量的接近身边的群众,这应该也是他获得如此广泛的尊敬的原因。
对人民,鲁迅是爱的,他希望民众能够觉醒,能够意识到自己处在一种“奴隶”的位置,能够站起来,为自己去争取自由与人权。然而,麻木的大众却让鲁迅一次次的失望。哈耶克说:“当失去自由时,自由才会受到尊重。”可悲的是中国的大众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失去,更谈不上尊重。当人们已经习惯于奴隶的非人的处境,麻木、苟且、逃避自由、不敢正视现实的时候,鲁迅,这个“在中国这块没有自由,甚至也没有自由理想的土地上反抗着又徘徊着的孤独的幽灵”,怎能不悲哀呢。他只有通过斗争,来争取尽可能的觉醒。“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这正是对他自身的最好的描述吧。底层阶级,是他精神皈依的对象,可悲的是,他的持续的斗争,对无知的人群来说,反而是一种钝痛,一种折磨。“鲁迅的存在,其价值仅仅在于反抗本身吗?”——他通过绝望的抗争留给我们的,是那种勇气与不变的信念吧。
“朋友”——鲁迅多疑而傲然。他的一生,在压迫、孤立和打击当中度过。他不相信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时身边的所谓“知识分子”也有许多的不信任。鲁迅遭受的打击,不仅仅来自敌人、上层,也有来自周围、内部,而后者的伤害,带来的伤痛更深、更持久。是时代的暴力与恐怖削弱了他的安全感,是曾经的所谓朋友的叛卖使他越来越孤立,也使他伤痕累累。当兄弟反目,昔日的朋友分手,青年朋友死的死,走得走,剩余的朋友也极少聚会的时候,那种孤独的抗争,想必是痛苦。“他是游鱼,自由是他的生命,可是现在已经落在干涸而灼热的河滩上了”,一条失去了清水的鱼,一条孤独的鱼,一条献身于斗争而承担起个人之不幸的鱼。从开始时与胡适的对抗,到后来与周扬的对立,都让人隐约感到一种辛酸。当一群知识分子应当联手来进行文化革命,来为中国的思想界做出应有的贡献的时候,他们却分道扬镳,打起了内战。而我们的鲁迅先生,便不得不放弃写作、工作甚至自己养病的时间来迎战,来一次又一次表明、巩固自己的战地。这样的战斗,在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悲愤与无奈,甚至,还有一丝的残酷。
书本的第一句话是:鲁迅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二十一世纪。是的,即使有了时代、文字上的隔膜,那种斗争的精神已然播散在中国的大地上,那种抗争的勇气无疑已经点燃在无数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当黑暗与寒冷再次到来的时候,想必会有更多的鲁迅站起来,以自己对这个国家的爱,对这个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进行悲壮的抗争。
战士之魂,长存。
Yolanda
2003…7…17
本文转自新浪论坛,不代表新浪观点
掐一下林贤治先生的《鲁迅的最后…
我本来是想利用晚上拜读一下林先生的《鲁迅的最后十年》的,我的初衷是想看看在林先生的作品中有没有我还没有见到的关于鲁迅的资料,但很遗憾,我看完后发现在这篇文章中涉及到鲁迅的篇幅实在是太少了,大多数地方被人*权、自*由、专*制这样的字眼占满了,给人以林先生意不在此,鲁迅在这里可有可无之感。这多少有些与题目不符,在某种意义上是误导了读者,比如说我这样的读者。
因为这个原因我看得很快,我不得不跳过大段大段的议论,去找题目所指示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比如下段:
“国民党一面清党,一面北伐,于1928年6月占领北京,10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12月东北易帜,中国宣告〃统一〃。清党期间,蒋介石发表《告全国民众书》,公称〃'以党治国'为救中国的唯一出路〃;实际上,此前国民政府在组织法中已经确立了〃以党治国〃的模式,即:国民政府必须接受党的指导和监督,一切施政方针及立法原则均由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提出,经中央执行委员会审议后,以政府名义执行。政府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包括司法机关在内,一律接受中央执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