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2/4 页)
么说,人家首先就批评这种说法,然后却转头强调楚思南在这场战争中所起到的扭转全局地作用,这是事实,也是楚思南一直以来最感得意的地方。拍马屁也是一门学问,要想把握好这门手艺,你就先得有伯乐的相马之眼,先看清楚这匹马是什么样的性情,它是喜欢被人家拍左臀还是喜欢被人家拍右臀。毫无疑问,苏斯洛夫同志掌握了其中的精髓,这才是有希望的同志,前途光明地同志,思想进步的同志,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同志……
俄国人都好酒,而且大多数人地酒量都不错,别看苏斯洛夫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但是他的酒量也着实不错。在卢科昂基送来早餐之后,他就那么陪着楚思南,一边闲聊一边喝酒,对他今天来此的主要目的,却是绝口不提。
“这个年轻人很不赖,”当一份早餐被填进腹中之后,楚思南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不仅有学识,对马列主义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且言谈风趣,眼光独到。最为重要的是,虽然还年轻,但是性格却很沉稳,圆滑老道,是一个堪当重任的人。”
听会说话的人说话,心里就是感觉舒服。这一顿早餐吃下来,听着苏斯洛夫旁征博引、幽默风趣的言谈,听着他不露痕迹的恭维,楚思南只觉得是通体舒畅,一夜未眠所带来的疲乏,似乎也在无形间消失无踪了。
“苏斯洛夫同志,”放下手中的刀叉,楚思南用餐巾擦拭着油腻的嘴唇,笑眯眯的说道,“我记得你是学经济出身的吧?”
“是的,将军,”苏斯洛夫心中一喜,他知道如今战争即将过去,做一个和平时期的军人,绝对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什么提升,幸好,他本人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半路出家进入军队的。而今,楚思南提到这个问题,那毫无疑问,也就意味着他有机会要干回本行了。如今国家战后百废待兴,对经济建设人才的渴求度相当高,如果自己能够在这个时候从军队转出,进入政府部门,那想必应该会有一定的作为。
“说来惭愧,属下出身贫困,自幼就没有接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苏斯洛夫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的说道,“我的那些所谓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都是在后来在实践工作中取得地。老实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进入军队。成为一名军人,从十六岁进入贫农委员会工作的那一天起,我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愿望,就是如何加强自己的革命知识理论,如何用革命的理论武装自己,同一切苏维埃的敌人作斗争。”
“恩,我听说你还在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学习过?”楚思南微笑着说道。
“啊,是,可以说我关于经济学的系统理论都是在那段学习中建立起来的。”苏斯洛夫愈发小心了,看得出来。面前这位领袖已经提前对他的档案做过了解了,“后来在红色教授经济学院进修地时候。这些理论才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什么叫毛遂自荐,这就叫毛遂自荐。
“嗯。很好,我听说当初赫鲁晓夫和娜杰日达都是你地学生?”楚思南漫不经心的说道。
“是地,”尽管心里有些忐忑,但是苏斯洛夫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赫鲁晓夫是一个好学生,当初他给我的印象,是思想激进、很有头脑、锐意力行的。只是他过于的沉迷于权力,以至于迷失了自己,迷失自己的革命性。至于娜杰日达,哎,她只是一个牺牲品,一个独裁者的牺牲品。”
赫鲁晓夫是谁自然不用说。他已经被打倒了,而娜杰日达呢,她则是斯大林地夫人。算是一个克里姆林宫的才女,只是嫁错了人,最后落得个自杀的惨淡下场。这两个人的身份都很特殊,如今的苏斯洛夫敢于坦诚他们是自己的学生,并且还对他们抱有一定地同情,从根本上来说,这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了。
“好啦,这些人都不用去理会他们了,”楚思南显然对苏斯洛夫的这份坦诚很满意,他从座位上欠起身来,亲自为对方斟上一杯酒,然后才说道,“不过我今天对你倒是有了一个全新地认识,真没想到,我们的苏斯洛夫同志,竟然还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嗯,你现在负责的是什么工作?我记得你应该是在主持斯塔罗夫波尔地方的党政工作吧?”
“是的将军,”苏斯洛夫心说,正题来了,“两个星期前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的调令,让我负责那边的地方工作,主要是驻军的各项事务。”
“噢,”楚思南举起自己面前的酒杯,向对方做了个请的动作,然后轻抿杯中醇香的伏特加酒,继而笑眯眯的说道,“那苏斯洛夫同志,你觉得地方工作与中央工作比起来,哪一个更加适合你才能的发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