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强势,目光短浅只注重实操的企业家走不远;而在惠普的现实中,远见卓识、开阔视野的卡莉·菲奥里娜却只是造就了真正的弱势,而目光短浅、只专注实操的马克·赫德,却能铸成真正的强势。
赫德悖论二:自以为第一等聪明的人,是世界上最笨的人;笨到绝顶见人就问的人,却是第一等聪明人。
赫德悖论三:一个逻辑非常清晰强劲的决策,最后可能荒唐透顶;而一个貌似愚蠢的决策,反而可能成为一个好决策。
赫德悖论四:CEO一旦启动民主,往往会遭遇莫衷一是的尴尬。做企业又需要仰仗乾纲独断的果决。可是一个唯我独尊的独裁者,常常会把公司带向绝境。
今日之政客个个算得上企业家,而企业家个个都跟政治沾边。然而,我们不要因此而把政客与企业家画上等号。政客特别注重形式,为了形式可以牺牲一切。形式就是他们的生命。企业家为了做强做大,绝不恪守形式,甚至可以不要自尊,而必须拥有特殊的战斗力。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这种特殊战斗力表现为一次次〃回归零〃的能力,表现为与自己和企业的每一个新发生接触的能力。
马克·赫德的企业方式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他不是一个政客化的企业家,他能很深地切入企业家这个专业,始终从公司运营的本体出发,观察事物、把握真实问题,以回归零的心态和力量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
▲BOOK。▲虹桥▲书吧▲
第12节:肖亚庆全球化的圆融智慧
肖亚庆全球化的圆融智慧
全球资源和能源价格高涨,中国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被逼在墙角的中国公司,不得不〃走出去〃参与全球化过程。可是,中国公司正当的投资,时常遭受西方跨国公司的质疑和国际舆论的反弹,致使中海油、海尔、华为以及收购中西部矿业的中钢集团等走出去的步伐屡屡受阻。而有印度背景的公司米塔尔和塔塔集团,却能在近十年来接二连三地实现超大并购,成为一流的世界大公司。中铝肖亚庆的出现,才使我对这个一直困扰我的现象开朗起来。
震动全球的必和必拓收购力拓的1474亿美元大案,由于中国因素的加入,而出现转机。在几乎所有人都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中铝董事长肖亚庆2月1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中铝已经联合美铝,出资140?5亿美元(中铝占资逾九成)通过场外交易拥有了力拓在英国的上市公司12%的股份,相当于力拓集团股份的9%。中铝成为这一全球第三大矿产资源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
此次联合美铝一起行动,更展示了中铝的圆融智慧。中铝参股力拓表明,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未果而在国际收购中深受政治压力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并购战中吸取经验,重新出发。因为有美铝这块牌子,做生意的味道就非常浓厚,没有人相信美铝会主动为中国国家利益服务,有利于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不理解。
长期而言,无论是资源、能源还是政府对产业的态度,都不支持国内铝产业的迅速扩张。中铝率先走向世界,积极参与资源全球化的过程。在资源、能源富集地区进行制造业建设,把经济增长的红利与资源所在国分享。
肖亚庆的全球化观念,是一种整体人的观念。他没有把中铝从圆融的世界中割裂出来。这也就是米塔尔和塔塔集团所奉行的理念:世界是一个整体,全球化的公司是这个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世界上所有相关利益者,都应该参与分享公司全球化的红利。
世界是一个整体,全球化的公司是这个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世界上所有相关利益者,都应该参与分享公司全球化的红利。
肖亚庆在中央电视台2007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说,〃中国制造将会给世界带来更多中国创造〃。中国创造的红利将与人类整体分享。
山姆·沃尔顿的自知
在肖亚庆身上显现的自知,早已经融化于山姆·沃尔顿的血液中去了。
自知,是强势企业家另一个重要的思维品质。卢梭传世经典《忏悔录》,开宗明义就说出了自己的逻辑:〃深知自己,也知世人。〃他所以敢于大抖隐私而傲立于世,因为他深深把握住了自己,由此判断那些道貌岸然的人,跟他一样都有许多见不得阳光的东西,甚至远不如他。在卢梭之前2340多年,中国哲学家老子,则提出了更为直接的判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近代大儒梁漱溟说:〃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