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孔子却
认为他是偷道德的贼,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是啊,这种人,你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证来;你要指责
他却又好像无可指责。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忠诚老实,行为好像清正廉洁,大
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以 为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并不合于尧舜之
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孔子说:‘厌恶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杂草,
怕的是它搞乱禾苗;厌恶花言巧语,怕的是它搞乱正义; 厌恶夸夸其谈,怕的是它
搞乱信实;厌恶郑国的乐曲,怕的是它 搞乱雅乐;厌恶紫色,怕的是它搞乱正宗的
红色;厌恶好好先生, 怕的是他搞乱道德。’君子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让一切回
到正道罢了。回到正道,老百姓就会振作起来;老百姓振作起来,也就没有邪恶了。
”
【读解】
狂者、狷者毛病都很突出,让人一眼可以看出,没有迷惑性, 何况,他们也各
有可取的一面。好好先生却正好相反,初看什么毛病也没有,很得人心,因而具有极
大的迷惑性,实际上却是欺世盗名。所以,孔子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深恶痛绝
。
最近报载提出反对“好人主义”,实际上正是呼吁大家来捉 “好好先生”这偷
道德的贼。
可见,好好先生不仅古代有,现在也同样有。而且,既然已到了呼吁的程度,
说明现在较古代更为严重也是有可能的。
其实,我们也知道,无论是狂者、狷者还是好好先生,都不是孟子提出来的,
而是孔子分别在《论语》的《公冶长》、《子 路》、《阳货》等篇提出来的。不过
,通过本章内容,我们地可以比较真切地看到孟子师生是如何“祖述仲尼之音”而加
以上发挥的所以,本章不仅具有内容方面把狂者、狷者和好好先生这几种人 集中在
一起来加以比较,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的作用,而且也具有儒家学说史
的重要资料价值,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下一篇(谁来继承圣人的事业)
尽心下
谁来继承圣人的事业
【原文】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
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 莱朱①,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
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②,则见而知之;若孔
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
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③!”
【注释】
①莱朱:汤的贤臣。②散宜生;文王贤臣。③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解释认为:前半句“然而无有乎尔”指 没有“见而知之”者
;后半句“则亦无有乎尔”指五百余岁之后更不会人“闻而知之”者了。因此,是孟
子对没有人继承孔子圣人学说的忧虑。
【译文】
孟子说:“从尧舜到汤,经历了五百多年,像禹、皋陶那样的人,是亲眼看见尧舜
之道而继承的;像汤,则是听说尧舜之道而继承的人。从商汤到周文王,又有五百多
年,像伊尹、莱朱那样的人,是亲眼看见商汤之道而继承的;像文王,则是听说商汤
之道而继承的。从周文王到孔子,又是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那样的人,是亲
眼看见文王之道而继承的:像孔子,则是听说文王之道而继承的。从孔子到现在,一
百多年,离开圣人在世的年代这样的不远,距离圣人的家乡这样的近,但是却没有亲
眼看见圣人之道而继承的人了,以后恐怕也没有听说圣人之道而继承的人了吧!”
【读解】
这是《孟子》全书收尾的一章,编《孟子》的人把这一章编在这里,是很有深意
的。
一方面,本章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公孙五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