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3 页)
她是班上唯一一名义工,这份工作可以使她在借阅书籍的时候更加方便。学校图书馆表面是为学生开放的,实际上主要服务于教职工。学校的年轻教师不少,且多是单身,学校必得有间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为他们的业余时间提供精神慰藉。图书馆对学生借阅设置了许多条条框框,借一本书都需要班主任签字,手续繁杂。苏娅曾经试图借读福尔摩斯探案集,结果被班主任询问半天,为什么要看这样的书?这样的书对学习有帮助吗?这样的书有意义吗?从那以后,苏娅放弃了借书的念头,她不想因为一本书被讨厌的老师当成罪人一样审讯。常秀丽做了义工,自然省去了班主任签字的程序,她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放了学不能先回家,而要去图书馆打扫卫生,收拾整理归置报刊杂志。偶尔这样一次倒无大所谓,日日如此就需要极大的耐心了,许多义工做不了一个星期就借故退出,而她始终热衷于此。常秀丽读的书多是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基度山伯爵》、《悲惨世界》、《红与黑》……这些令苏娅头疼的砖头块一样的大部头小说,常秀丽却读得津津有味。然而,很快她就要为自己嗜读闲书付出代价,这代价隔着大段的岁月回望,足以称得上惨烈。可是,那个时候,她竟是一点也不在意的。
常秀丽通过书信与苏娅正式结交为笔友兼好友,她每给苏娅写一封信,便要求苏娅投桃报李,回一封信。若是苏娅回迟了,她就用埋怨的眼光扫一眼苏娅,弄得苏娅好像欠了她什么。起初,常秀丽还标新立异,书信要通过邮局寄送,似乎这样才显得隆重、正规。她上学的路上途经一只邮筒,可是苏娅不经过,若要寄一封信,还得特意绕过一条街道才能找到投信的地方。浪费八分钱的邮票姑且不提,仅花在脚上的工夫就得不偿失。苏娅很不乐意,可又不好驳常秀丽的面子。所幸常秀丽只通过邮局寄了一次信后就放弃了这种方式,苏娅猜测她是舍不得八分钱的邮资。
常秀丽写信很勤奋,她落笔的时候可以把流行歌曲里的歌词,课外书中漂亮的段落,各式各样的名言警句,随手拈来。她的字体娟丽秀气,用天蓝色的墨水,刻意写成连笔的,略微倾斜的,有点俏皮,又有点行云流水的潇洒。她折叠信的方法也很别致,不是折成一叶纸船,就是叠成一只纸鸽子,或者纸飞机。苏娅很享受阅读她的信,她想起哥哥苏曼说过的那个女生,她怀疑那个和哥哥疑似早恋的女孩就是常秀丽这样的类型。性格内向,寡言,热爱读书,喜欢文字倾诉。她猜想常秀丽可能也想过找个男生作为通信的对象,可能没有遇到合适的,抑或出击的时候,找错了对象。要知道,对牛弹琴实在是天底下最无趣最沮丧的事情。她没有寻到合适的男生,这才高山流水觅知音,把目光投向了女生。之所以选择苏娅,也许是觉得苏娅沉默的个性与她酷似同类。
青春期的女孩子都长着一只超级灵敏的鼻子,她们嗅嗅鼻子,就知道对方是不是自己的同类。
那段时间,苏娅为了给常秀丽回信,读了大量课外书。她把哥哥订阅的高中作文通讯放在案头,以备随时翻阅。作文水平水涨船高,有了长足进步。一篇作文还荣幸地被语文老师选为范文在课堂上念了一遍。遗憾的是语文老师把她作文中的一个词“惬(qie)意”错念成了“xia”意,这让她对老师的水平产生了怀疑,心里生出了蔑视。当老师念错那个字的时候,苏娅在课堂上搜寻常秀丽的目光,她嘴角一翘,期待常秀丽给她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常秀丽只是淡淡扫了她一眼,未作回应。事后,常秀丽在写给苏娅的信中说: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隐秘的缺陷,原谅他(指老师)的无知吧,我们要学会怀着宽容的心对待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