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页)
性大智的慈悲心怀。
我们应尽力倡导老子大智慧的本意,怎敢以我们的短浅眼光评说大智者的深邃境界呢!老子反对的是二相执取的“有欲”极化,反对“智慧出,有大伪”,反对“虽智(识心分别)大迷”,反对不走正道,走邪道(“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让人们“知常曰明”,“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心善渊”,“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可见老子绝无愚民之意,恰恰相反,他主张给百姓以真实的智慧!
2、老子说禅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是指圣人用善巧方便堵塞“智者”的极性思维,使“智者”无法施展极性逻辑的认识及其分别思维的活动。帛书乙本作“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这就和上句(“常使民无知无欲”)吻合了。上句是总论,此句是具体的实施,或具体的教学操作。“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在禅宗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有效的实施。例如:百丈禅师指一净瓶说:“不得唤作净瓶,你唤作什么?”首座用“智”(逻辑思维)作了“敢为”的回答:“当然不能唤作木(木突)也。”而沩山禅师却以“不敢为”之“智”,当百丈问时,一脚踢翻了净瓶。于是,百丈说:“首座输了一座山。”让灵佑大师为沩山主,人称为沩山灵佑大师。
要突破逻辑思维,使自性圆觉开显出来,要经过一个常“无知无欲”的修持。“损之又损”极性的逻辑认识与思维的习惯,达到“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这就是“知常曰明”的操持和修行,也是“为无为”的“为”。要开显自性的“大智慧”(无为),必须先要经历一个“使夫智者不敢弗为而已”的过程,才能达到“为无为”、“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不治”境地。从认识论上讲,吾人只要剔除了极性思维的定势,剿绝二相逻辑思维的套路,回归一相的自性圆明(“知常曰明”),这就是“为无为”。
禅宗将这种“为无为”发展到登峰造极了。唐时,宣州刺史陆亘给南泉禅师出了一道逻辑思维的难题:“肚大颈小的瓶中养了一只鹅,长大后,鹅出不了瓶。问:瓶不能破,鹅不能死,如何出来?”南泉禅师叫了声“陆大夫”,陆亘说:“诺”!南泉禅师说:“鹅不是出来了吗?!”陆亘因之言下大悟。从这个公案我们就可看出“为无为”的自在无碍,亦可领略“无不治”的大智慧,不知读者“会”吗?能体悟老子和禅宗大师们“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本怀和境地吗?
同样的公案很多,如宋代首山省念禅师的“竹篦子”公案亦是:“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唤作什么?”“触”者,太平常、太无意趣,太刻板了,谁不知道那叫“竹篦子”?“背”者,于事实不符,明明是个“竹篦子”,叫其它名称就与状态属性相违背。这是禅宗大师们有意设下的思维陷阱,使思维(智)在悖论的逼拶下,寸步难行(不敢为也),从而将二相极性思维(逻辑思维)的识心堵死,使其休歇,两相归一相,使自性妙明开显。古人称之为“死而复活”(死二相之识心,活一相之“常”、“明”)。只有堵死极性思维的路子,才能开启妙明常住的大圆镜智(玄览)。这一死一活的禅师作略,老子称为“死而不亡者寿”。
极性思维是有限的,有条件的,有障碍的,而非极性的大圆镜智(“知常曰明”)是无限的、无条件的、无障碍的。古今中外的圣者,其终极的目标,无非是开显吾人自性本具的圆满智慧。惠能开显后说:“何期自性,具足一切。”佛陀开显后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分别执著而不能开显。”老子悟道后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知人”是二相的极性思维,是识心分别的“智”,而不是非极性一相的“明”。只有主客一体、内外一相、无二无别的境地,才能开显自性的妙明(“自知者明”)。一切极性思维皆是非极性妙明本体的有限应用,犹如一切有为有相皆在无为无相的本底上运作一样。再看:有为有相的日月星辰皆在无为无相之虚空中运行。一切极性思维之“智”皆是非极性自性之“明”的相用。所以,“不失其所(非极性“道”之本性也)者久”,妙性之明常住,“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凶”则不久。故不开显妙明的自性,则既“凶”。而且不“久”。
圣人悟道,知自性具足一切,知“玄览”本来妙明常住,知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