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页)
;重情重义不忘本;扎根群众。不好高骛远……各种或高雅,或低俗的评价,随着阵阵低语,在人群中浮动着。
天知道,堂堂进士,什么时候变成了贫贱之交?太扯淡了吧!但无论言者还是听者,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俗话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么,自然就分出三六九等了。
实际上,小道士只是着急回家找人,但又有谁会在乎这些呢?
出了礼部衙门,刘同寿自己都把这个念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甭管身份是道士还是进士。他的职责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忽悠皇帝,而且要把皇帝忽悠高兴了。相对正事而言,追星找助手的事大可以先放放。
趁着左右无人,刘同寿悄声问道:“黄老哥,皇上此番召见,所为何事啊?”
“放心,是好事。”黄锦口风很紧,只是神秘兮兮的回答了一句,然后任凭刘同寿刨根问底,他都紧紧闭着嘴,不肯再多说什么。
神秘主义害死人。刘同寿本来只是随口问问。想提前多做点准备,结果被黄锦这么一搞,他的好奇心开始泛滥了,怎奈胖子又不肯露口风,他也只能等着谜底揭开了。
大体上,乾清宫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即中殿和东、西暖阁。前者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后两者则是皇帝相对私人的地方。一般来讲,皇帝召嫔妃侍寝,都在西暖阁;书房、餐厅之类的功能性场所,则是在东暖阁。
其实上述的规矩,自弘治朝开始,就不大适用了。
弘治皇帝只有一位伴侣,侍寝的场所比较无所谓;其后的正德帝更是个不走寻常路的,这位爷压根就不在乾清宫住;嘉靖跟这俩前辈都不一样,他找女人,喜欢自己送货上门,大概,这也是他不喜欢别人猜到自己思路的一种表现吧。
而本次召见的地点,却是东暖阁。
这多少还是能说明点问题的。首先,嘉靖没把刘同寿当做普通的官员臣僚,将私人场所对其开放了;其次,嘉靖确实有请小道士吃饭的打算;第三……第三点,刘同寿还没来得及总结,因为在那之前,他已经到地方了。
进了暖阁,卜一打眼间,刘同寿就知道这顿赐宴的含义,远在他猜测的之上。
屋里坐着的,除了笑吟吟的嘉靖帝外,还有两女人。尽管是第一次见,但只要看看那二位发髻上琳琅满目的珠光宝气,身上的大红凤尾裙,有点常识的人都能将这二位的身份猜个**不离十。
“微臣参见陛下,二位娘娘……”
“不用多礼,皇后,端妃,这就是你们一直慕名已久的上虞小仙师了。”嘉靖心情甚好,笑着摆摆手,“同寿是朕的弟子,就如朕的子侄一般,不是外人,都不用拘礼,就当这是家宴,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便是,呵呵。”
两名贵妇入宫都不是一两年了,尽管嘉靖这番话让她们大为惊异,却也没贸然当真。两人低低应了一声,并不开口,只是上下打量着刘同寿,像是小女孩第一次看见大熊猫似的。能让嘉靖帝说出这种话的人,比大熊猫可珍稀多了。
换了普通人,被这么三位尊贵人物盯着,肯定会局促不安,但刘同寿可不是普通人,作为魔术师,他最不缺的就是被人围观的经验。他不但没有畏缩回避,反而大大方方的一一回视对方,举动有些失礼,但他的目光坦坦荡荡,并不惹人厌烦。
比目光更有说服力的,是小道士那张嘴。
“微臣尝听人说,嘉靖朝,宫中多巾帼,皇后娘娘端庄大度,端妃娘娘丽质天生,难怪皇上每每念及时,连修道这等大事,都能暂且放下呢。”
刘同寿这话虽是赞美,却有些轻佻,两位贵妇都是眉头轻蹙,一边的侍从更是噤若寒蝉。
“哦?”嘉靖果然立刻有了反应,他眉毛抖动,语声微寒:“同寿此言,是在指责朕的不是吗?”
“陛下差矣。”刘同寿展颜一笑,从容道:“古语尝云:修道修身,无形有质,其质何也?无非‘法侣财地’四字而已。紫禁城乃是天下龙气所在,陛下身为九五之尊,更是富有四海,所差者,无非侣、法而已。”
“而今,交泰殿成,陛下已入法门,只要日久天长,自见其效,微臣本以为,陛下所差者,仅余道侣而已。然则,今日得见二位娘娘,微臣方才醒悟,却是自己多虑了,陛下早得真人陪伴左右,侣之一字,早已功德圆满了!”
说着,刘同寿长身一礼,“臣,诚为陛下贺!”
“奴婢恭贺万岁爷!”他话音未落,另一边黄锦已经及时跟进了。小道士一句话拍了三个人的马屁,而且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