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骸�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毫无疑问,一个人的早期(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对日后的人格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从周恩来的出身及家庭文化对他的影响不难看出他人格形成的痕迹。后来他参加了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他那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人格融入共产党人的品格修养之中,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周恩来逝世后,日本一位叫林慧儿的学者撰文,这样评价周恩来的品格形成:“可以说,生在江苏省淮安,长在东北沈阳和河北天津,这也许给周总理幸运地提供了北方人有南方人的性格,南方人有北方人性格这样一种兼而有之的坚韧与灵活的机会,而且有过日本和法国留学的经历……更加关系到周总理的成长。再加上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动荡时期以及在成立之后必须着手从事建立国家机构和充实核心部门的工作,结果这些都使周总理的品格更为炉火纯青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个好士兵!”这是号称战争之神、创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仑的传世名言。由于家境贫困,少年拿破仑在未满10岁时便进入了纪律严明的布里埃纳军校。他是一位聪颖勤奋的学生,但由于他的沉默寡言和清高自负,人缘不好,加之他的父亲穷困潦倒又爱挥霍,同学们经常拿他取乐。当他前去接受第一顿圣餐时,连他的名字都让人惊诧称怪,众人更是唏嘘不已。因为主持圣餐的主教说,圣徒名册里从没见过这样的怪名字,令拿破仑非常难堪。所有这些不利条件都没有摧垮拿破仑,反而激起他克服困难,维护尊严的决心。这位年轻的科西嘉人对旁人的冷嘲热讽嗤之以鼻,并憋下一口气,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他说,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拿破仑传奇的一生使他成为最受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法国人一直把拿破仑当作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拿破仑也为这个国家带来无上的光荣与声誉。
蒙古族民族英雄铁木真(成吉思汗)13岁的时候,泰赤乌部的新汗塔尔忽台害怕铁木真羽翼丰满后夺取他的汗位,起了斩草除根的杀心。铁木真一家得知后连夜逃走,此后几年一直在贫困与危险中过着逃亡生活。有一次,铁木真为了保住全家的性命不幸被俘。在他将要被杀死的前夜,他趁看守喝醉熟睡之机,身带沉重的木枷逃走,在善良的锁儿罕一家帮助下得以逃身。备受凌辱的处境和困苦的生活,使铁木真养成了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强性格,对人生的艰难有了深切的体验,产生了奋发图强的志愿,使他更坚强、更成熟。正是在这极端险恶的环境中,这个目不识丁的蒙古族贵族后代长大成人,有智有勇,名孚众望,终于在这块蛮荒之地慢慢成长崛起。
第六节 个人修养的决定性作用
人格形态的形成固然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但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外部的诸方面因素都要通过个人的内在因素才能起作用。社会意识再进步,你却偏偏对那些落后腐朽的社会意识乐此不疲,谈何受先进社会意识影响。学校教育再优越,自己偏偏格格不入,光靠外界力量又怎能把你教育好。有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能否利用好这些条件,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努力。有的生长在同一个家庭,甚至经历也是相似的,甚至有的都是一个学校,为什么人生结果却不一样?就是因为个人主观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差距就在这里。
周恩来光辉人格的形成,主要有赖于他个人长期不懈地刻苦修养、虚心学习和进行严格的自我解剖,从而使得他的人格日臻完美。周恩来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他一生刻苦进行党性修养和人格修养的生动写照。周恩来早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曾在该校《敬业》第五期发表《我之人格观》。文中认为:“人格之造就,端端良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道所在,正理趋之。处世接物,苟不背乎正理,则良心斯安,良心安,人格立矣。”这可以说是周恩来早期朴素的人格观,也是他日后人格形成的基础。此后,他又围绕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拯救国家等问题,先后写了《论名誉》、《国民宜有高尚思想说》等作文,认为一个人应当珍惜自己的名誉,把它看作“人生第二生命”,但又不能“存遨名之心,当以正义以绳其轻重”,否则“汲汲于名,犹汲汲于利之徒”。同时一个人应有远大志向,不为金钱高官所惑,而要以“拯救神州陆沉为己任。”这些观点后来成为他人格修养的准则。参加革命后,成为共产党人的周恩来,把个人的人格修养纳入党员党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