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张联名卡,而无论有多少张联名卡,其透支额度与原来的那张普通卡是共用的,所以对于银行来说风险并没有增加;而对持卡人来说,多了好几个单独账号,如果刷卡次数不够,就会产生年费,而如果刷卡,那么消费次数就成倍增长,银行的收益也跟着成倍增长。
警惕申请信用卡时的陷阱(5)
陷阱七: 搭配礼物的信用卡
办理信用卡配送小礼物,是各家银行促销信用卡大战的一个普遍的手段,特别是校园市场,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大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必争之地。他们根据学生的喜爱心理和对日常生活用品的嗜好,准备了品种齐全的小礼品,从杯子、拖鞋、钥匙圈到保温杯、背包和公仔玩具,件件是学生喜爱又必须的物品,“开卡礼品”逐渐升级以刺激大学生们的眼球,许多大学生就是冲着可爱的礼品办信用卡的。
一些办卡业务员不仅定期在各大校园里设点推销,还在不断发展校园代理。
所以,在大学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一些本校的学生到寝室推销信用卡。这些校园代理不仅能够“横扫每幢宿舍楼”,推销覆盖面广而深入,而且具有“贴近学生心理”的优势。有的学生为了免费得到一些喜爱的礼物,见到配送不同礼物的信用卡就办理,这样一来,虽然得到一些礼物,但是一大堆的信用卡所需要缴纳的年费足够让他们买几倍礼物的费用。
同时,学生信用卡让他们在消费方式上轻松,但是尚处于无理智支配年龄段的他们一不留神,就会造成不良信用记录。
据《2006中国大学生调查报告》提供的数字显示,已经使用信用卡的大学生比例达到%;2006年底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大学生中,有超过40%的在校学生打算申请信用卡。随着学生信用卡在校园里的迅速普及,原本追求cool感的“刷卡族”越来越多地成了“卡奴”,“先透支再还款”的消费方式成为甜蜜初体验并渐渐上瘾。手持四五张信用卡,利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循环法则勉强度日的大学生们,得到的是“负翁”的绰号和“债台高筑”的账单。
陷阱八: 提供无效证件办卡
杨剑曾经在广州一家工厂打工,打工期间,他利用关系办理了一张假身份证,接着又办理了一张银行信用卡。然后,他疯狂的刷卡,购买了笔记本电脑等物品,不长的时间便透支本息共元,由于长时间不偿还,银行只能起诉到法院,结果追查发现,杨剑填报的地址不实,姓名不真,以致传票无法传达,由于下落不明,法院只好缺席审判。
像杨剑这样的情况是一种很常见的恶意透支手法,一些人钻银行的漏洞,采取提供无效身份证件、无效联系方式及早已搬迁的地址等手段,达到骗取银行发放信用卡的目的,待持卡人大量透支后,银行凭发卡时所记载的持卡人情况进行催收透支款时,才发现受骗。
还有一些是冒用他人身份证、伪造申请人或担保人虚假签名,特别是一些小单位、小公司的负责人,以统一为职工申请工资卡的名义向银行申领一批信用卡,事后恶意透支供个人使用。
陷阱九: 分配式的强制办卡
本来办理信用卡是自愿的,但是,有些银行为了达到推销信用卡的目的,往往采取与某些单位联合办卡的方法。
江西有个县城,信用卡刚在本县发行时,一些群众还没有使用信用卡的意识。因此,信用卡业务发展也不理想,有一家银行信用卡推广的任务没法完成,这可急坏了银行的领导们,怎么办呢?有人出了个好“点子”,可以和一些有业务往来单位的领导和会计商量,给在这家银行领工资的员工每个人都配发一张信用卡,银行采取这种方式,取得一些单位的合作,果真这家银行没几天就超额完成了信用卡发行任务。这样办理信用卡,不需要职工自己办理,每个单位都有个人档案,单位统一填表,照抄档案资料就行,所以,当职工拿到信用卡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弄来的。
警惕申请信用卡时的陷阱(6)
但是,这也苦了许多单位的职工,因为,在这个小城,只有一家大型的家电商场可以刷卡,每个家庭不可能每年都会买家电,但是不刷卡又要缴纳年费,因此,有的人怨声载道,为了免年费,一年至少要买6件家电,买了5件都不算,有的人干脆一件家电都不买,每年白白缴纳一百多元的年费。
越来越多的关于信用卡年费投诉的案件,大多数是市场份额争夺战引起的后遗症。目前,各商业银行对业务员的激励机制类似,业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