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1/4 页)
。因此他内心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他接连喟叹着:
①海米塔斯山:希腊中东部一山脉,高3367英尺,靠近雅典。
“可怜的人们啊,可怜的人们。”
菲利普突然又想起那些张口呆看的游客,那些手拿旅游指南、大腹便便的异国客人以及那些为满足不足挂齿的欲望和俗不可耐的爱好而涌进商店的平庸之辈,他们是不能永生的,是必定要死的。他们也有所爱,但又必定要跟他们所爱的人永远离别,儿子要同母亲诀别,妻子要同丈人永别。而且,也许由于他们的生活是丑恶和肮脏的,对究竟是什么给世界带来了美这一点全然不知,他们的离别会更加凄惨悲哀。有一块非常漂亮的墓石刻着两个年轻人手拉手的浮雕。浮雕线条严谨,风格质朴,令人感到这位雕刻师是带着真诚的情感从事创作的。它是一座比世上任何事物更可宝贵的精巧优美的纪念碑——友谊的丰碑。
菲利普目不转睛地看浮雕,不觉泪水汪汪。他想起了海沃德,想起初次见面时对他的热情的赞扬。想到这种钦佩之情是如何幻灭的以致彼此冷淡,后来除了习惯和往事的回忆外,再没有什么能把他们维系在一起了。这是生活中的一件怪事:你几个月天天与一个人见面,你跟他的关系十分亲密起来,没了他简直不知如何活下去,后来两人分离了,而一切却依然故我,那个原先认为一刻也离不开的伙伴则变得可有可无了。你的生活照常进行,你甚至连想也不想他了。菲利普想起早年在海德堡的那些日子,那时候有能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来的海沃德对未来一直充满激情,后来不知怎地却一事无成,自暴自弃了。现在他死了,他的死,如同他活着一样,毫无价值。他默默无闻地死于一种愚昧的病症,直到生命终止,也还是一事无成,仿佛世界上从不曾有过他这个人似的。
菲利普绝望地问着自己:人活着究竟有什么用呢?世间万物,一切皆空。克朗肖也是如此,他活着默默无闻,碌碌无为。他一死便被人们遗忘了,舍下的几本诗集则由一个旧书商廉价出售。他的一生除了给一个爱管闲事的记者写篇评论文章提供机会之外,就别无意义了。于是菲利普从心灵深处惊呼:
“活着有什么用呢?”
人们一生中所作的努力和它最后的结局何其不相称啊!人们要为青年时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付出饱尝幻灭之苦的惨重代价。痛苦、疾病和不幸把人生天平的一端沉重地压了下来。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呢?他联想到自己的一生,想起开始步入人生时自己的踌躇满志,想起了身患残疾给他带来的种种限制,想起了他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身世,想起了他在没有疼爱、无人关照的环境中度过的青年时代。他不明白,自己除了做些看来全部是最好的事外,别的什么还没干过,却一下摔了个大跟头,陷入了不幸的深渊。能力并不比他强的有些人混得很出色,能力比他强得多的一些人反而失败了,看来这纯粹是机遇。雨水毫无偏向地落在每个人身上,不管是正直的人或是邪恶的人。莫须问为什么?因为这里面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一想起克朗肖,菲利普便记起他赠送给自己的那块波斯地毯,告诉他说这块地毯将提供生活意义的答案。突然间,他悟出了这个答案,不觉“扑哧”地笑出声来,这好比猜谜语,百思不得其解,一经亮了谜底,你会奇怪自己怎么会猜不到呢。答案很明显:生活毫无意义。地球不过是颗在空间快速运行的星体的卫星,在形成地球这颗行星的某些条件的作用下,生物应运而生了。既然在某些条件的作用下,地球上有了生命的开端,那么,在其他条件的作用下,也将会有生命的终结。人,并不比其他形式的生命意义更重大;人类的出现,并不是造物的顶点,而是自然对环境作出的反应而已。菲利普记得有关东方国王的故事。这个国王迫切想了解人类的历史,一位圣人便给他送来了500卷书籍,由于国王忙于朝政,无暇披阅,便责成圣人精简缩短。20年后那位圣人回来了,这本历史书籍己压缩得只剩下50卷。可是国王已年近古稀,无力阅读这么大部头的古书。又再次责令圣人删节。又20年过去了,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圣人只带来了一本国王孜孜以求的历史知识书籍,可此时国王已气息奄奄,行将就木,连这么一本书也没时间阅读了。于是这位圣人把人类的历史归结成一行字,呈送给国王。上面是这样写的:“人诞生于世间,受苦、受难,然后死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他出生与否,生死与否,都无关紧要。活着微不足道,死也就无足轻重。想到这里,菲利普心里不由一阵狂喜,就像他童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