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他自我完满的唯一方式。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天性,只有在这一点上,人类才始终保持着童心。
其实,无论做什么,都是活着而已。尽管大家表面上各不相同,但其生活的实质没有什么区别。人们都生活在某种苦恼和欢欣之中,没有谁可以幸免和例外。荣耀光鲜的外表只是好看的包装,其中的五味自为外人所难晓。
由于我过深的投入到我的内心生活中,白日的一切反而显得不真实了,时常有一种梦样的感觉。只有到了夜间,当我静下心来时,世界才恢复了它的实在性,我也变得实在了。
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精神生活,他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他就会沦为实用目的和感性的奴隶。精神可以使实际生活中无法平衡的事物,在理知上得到平衡。
在人群中,人们相互展示着自己的躯壳,不断诉说着他的存在。只有在孤独中,躯壳才有可能被遗忘,而裸露出真实的自我。
我感到了与时代的隔膜,与现实生活的隔膜,乃至于与白日的隔膜,我沉进不可遏制的虚无情绪里。感觉到时间一天天的离我而去,而我却无法让它停下来。
我们的整个生存其实就是一种生存状态,它是心境的、感觉的,情绪化的和本能的。而所谓理性,不过是人类整体的一种外在规定和特征,与人的内部体验无关,评价一个人具有理性时,说的只是他的外部行为,而不是它的内部体验。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随意一想(之三)
劳动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生存本身,但人却不得不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耗费在手段上。而对其真正的生存发 反而不那么重视了
有个人魅力可以引起别人的好感和尊重,无个人魅力而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地位,同样能引起别人的尊重。但个人魅力只诉诸人的感性,所以并不可靠,而财富地位却关涉人的价值判断,所以要可靠得多。有个人魅力的人一旦陷入困顿,他所引起的尊敬之情就会大打折扣。
当我们承任某种现实,承任某种必然性,承任某种东西的不实际时,“背判”就开始了。
真正的自由和自由选择都是受天性和激情地指引,而不是理智和理性的选择,在稳定安逸中生活,在习惯和常轨中生活,都不是自由的生活。反之,打破自己原来的习惯和常轨,抛弃原有的稳定和安逸,去投入某种不确定的冒险和创造,才是自由的生活。
我们大多数时侯,都是生活在一种惯性之中,重复或继续昨天的日子,经历的都是一些平淡无奇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事情,意识和心灵处于相对的迟滞和痲木状态,只有一些浮光掠影的图象,一些转瞬既逝的感觉,一些偶然浮起又沉下的思想和念头,很少有新鲜的刺激和感受。
对于某些东西我很少主动争取,为的是不承担这种“主动”的责任,我希望的是那种东西自然而然地到来,而我被动地接受。如果这种东西给了我快乐,那就是一分意外的赐与。如果让我感到痛苦,那也是出于必然,不是我自己的选择。这样,我就从“责任情境”中解脱了出来。
智慧的人把冰冷的现实当作一种生活现象来接受,愚昧的人把微小的生活现象当作难以逾越的生存现实。
大多数人都生活生存在生命的表面,关注着社会、现实和自身的生活,好像这些就是生命的全部了。而所谓意义和价值也只限于社会和现实的层面,即使死亡也是社会和现实意义上的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沉在生活的梦里,我们每天都在生活,我们不仅在生活,而且还在盘算着生活。生活是感官的事,也是脑子的事,在“思想”中有着更为丰富的生活。
随意一想(之四)
人类所有的评价都只是一种评价,并不具有自在的效用。但人类要引导自己,给自己一个方向。他就要把这些评价当成一种绝对命令。
真理是不能一眼看透的,人们只能大致把握真理,而不能准确把握真理,真理是最容易从人们手中溜走的东西。
每个人随着经验积累和阅历的增加,都会形成某种对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这其中一部分是真理,一部分是偏见。谁也不敢担保自己没有偏见,也许在你自认为正确的观点中,就含有很深的偏见。它先入为主的对事物作出片面的,不正确的判断,并且固守这种判断。
偏见的形成与个人经历分不开,当人有了某种特殊的或不特殊的经历后,在形成对事物客观正确的看法的同时,也会形成某些主观错误的看法。这些看法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虽具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