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孤独的狂欢下一句 > 第34部分

第34部分(第3/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火影:从百分百完美虚化开始!入住黄金庭院后,爱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装后,我被校花疯狂表白风流短跑之神时空中的深情鲁鲁修凌驾于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英雄联盟之玩家对战强势文化手册特种兵张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学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里的英雄传奇四合院之剥夺一切暗区突围之黑金指挥官当原神照进现实家养辅助投喂指南[电竞]

unity)就是一个虚拟的“地球村”。尼葛洛庞蒂对此很有信心,他把由Internet造成的“地球村”称为“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结构”:Internet 用户构成的社区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流,其人口结构将越来越接近世界本身的人口结构。就像法国的Minitel网络和美国的“奇迹网”都认识到的那样,网络上应用最多的是电子邮递。网络的真正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区相关。信息高速公路不只代表了使用国会图书馆中每本藏书的捷径,而且正创造着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结构!

对于生活在“地球村”里的居民来说,从前“远在天边”的人和事物全都“近在眼前”。这个新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远方”,没有“旅途”,人在其中不会忍受分离之苦(天涯已化作毗邻)的世界。

自古以来,与他人(尤其是与亲人、朋友)的分离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饥寒之外的最大的痛苦之源。比如在佛经中,“与不亲者合”和“与亲者离”被认为是“苦”的重要根源。正是由于人类都害怕、逃避这种痛苦,通过剥夺人与他人交往、共在的权利——将人投入监牢或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成了各个民族、各个社会都认可和采用的主要的刑罚方式(读者可以回忆一下我们本书第二部中那一段假定你自己身陷囹圄的文学性想象)。我们对于自己终究要来临的死亡的恐惧和因亲人、朋友死去而陷入的极度的悲痛,都表明分离(尤其是永久的分离)可能给人造成多大的痛苦。人类不约而同地设立节日,也从另一面反映出人们对于“离”的状态的逃避和对于“合”的状态的珍视。节日总是与“合”的状态、团圆的状态(“离”的状态的结束)相关联——与家人的团圆、与死去亲人以特殊的方式共在、与众人的共在、与神灵的共在,等等。“离愁别恨”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

在《诗经》中,比较有名的篇什差不多都是表达处于与所慕、所爱之人分离时的感情的,“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关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瞻望无及,伫立以泣。”(《燕燕》)、“自伯至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在后世的诗歌中,尤其是在宋词中,“离别”成了最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主题——写词就是写“愁”(“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愁就是“离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事实了,在中国文学中,文学就意味着表现“悲欢离合”。作为中国文学顶峰的《红楼梦》,也可以看作是表现人所遭遇的恒常的命运——“一个是水中月”与“一个是镜中花”的男女主人公的不可避免“分离”——的表现。

书中特意提到一幅横批为“情天恨海”的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可以看作是对于“分离”主题的凝炼的表达。

当代诗人余光中写过一首题为《乡愁》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哀叹的别离状态,既有“生离”(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分离),又有“死别”:

小时候,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故乡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水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在数字时代,纵然两个“知交”一个在“天之涯”,一个在“地之角”,但他们不会有知交零落之感。“地球村”消除了“故乡”与“他乡”的分别,同处“地球村”,何人再起故园情?

唐代诗人张籍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在那个时代,彼此分离的亲人、朋友能得到对方的音讯是一件极偶然因而也极幸运、极“奢侈”的事。极不发达的交通、通信条件(“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自然而然地使一封家书“抵万金”。薄薄的一张纸上,负载着“讯息”和“信息”实在是太重了。

是什么使“轻”的东西变得异常沉重了呢?是极难消除的空间距离(俗语“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距离与讯息分量的反比关系)。当然也可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爱在沉梦初醒时/爱在沉梦初醒时[无限]女强人地震废墟下的深情绝唱迷糊小福娘争命人神豪:开局爱情公寓3,觉醒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