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我的梦想》。孙女是我生命的延续,在她的“梦想”之中也继承了我童年的天真,请看全文:
杨利伟叔叔从太空回来,我做了一个梦:我制造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神舟”飞船,让全班同学都坐在里面,跟着杨利伟叔叔一起去遨游太空。一首歌还没有唱完,便登上了月球;听完嫦娥奶奶讲故事之后,还要去金星、土星、冥王星。
为东南亚海啸受灾的小朋友捐款之后,我做了一个梦:我从齐天大圣孙悟空那里借来了金箍棒,把这个“定海神针”插到印度洋中,从此再也没有了海啸灾难,再也没有了失去父母的儿童。
妈妈那天带我去医院看牙回来,我又做了一个梦:我穿上了白大褂,成为一名神奇的医生。不要吃药、不要打针,只要用手轻轻一摸,发烧的立马退烧,牙疼的立马止疼,连那些可怜的盲孩子,也立马看到了光明……
跟别人说起孙女的这篇演讲词,他们都觉得好笑。可是我呀,我却把它当成“我的梦想”,而不仅仅是一个美梦!
梦想是石,敲出了我心灵的火;梦想是火,点燃了我希望的灯;梦想是灯,照亮了我未来的路;梦想是路,带我奔向锦绣的前程。
青年,美在生机勃发。
我年轻的时候,最爱读的一首诗是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名篇《青春的秘密》。
“不,那些不是青年,他们,在春天的良夜里,装模作样地摆弄时装,让喇叭形的裙子,飘舞在林荫道上。……”
时至今日,还能一字不差地将全诗背诵下来。
后来,我在高校任教,与风华正茂的青年朝夕相处,又与社会各界青年广泛接触,有感而发,也写了一首《青春的秘密》的小诗,表达我对“青春”的理解和对青年的期望,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当中曾经广为流传:
人生四景(2)
青春是耀眼的闪电,
青春是燃烧的烈火;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青春是累累的硕果;
青春是绚丽的朝霞,
青春是旖旎的春色;
青春是欢快的乐章,
青春是高亢的战歌。
闪电留下夺目的光亮,
烈火给人无穷的温热;
鲜花放出扑鼻的芳香,
硕果带来人间的欢乐;
春色取代严寒的冬天,
朝霞驱走漫漫的长夜;
乐章记下时代的强音,
战歌出自战士的心窝!
中年,美在刚毅跋涉。
假若说,我现在也算一个成功者的话,其中的艰辛,该向谁去诉说?
前几天,小女儿偶然翻出了20多年前她小学六年级时的一篇作文《我最佩服爸爸》,兴奋地向全家朗读。这篇作文从一个侧面记叙了我的处女作——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雄与祖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写就的。
看到这篇作文,全家人像发现出土文物一样兴奋不已,只有我和我的夫人,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苦涩。
请看一个孩子心目中的爸爸,请看一名中年知识分子的艰难跋涉:
我为什么佩服爸爸呢?这是因为爸爸有股顽强、认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爸爸喜欢写作(傻孩子,爸爸哪里是喜欢,写作是工作、是任务、是使命啊!),因为怕受打搅,就在师院(指徐州师范学院,现在的徐州师范大学)内找了一间简陋的小屋(此屋是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水工房),从事起《英雄与祖国》的写作来。
一个夏天的晚上,天气太热,妈妈怕爸爸在小屋子里闷得中暑,就让我拿了个篮子,装上半个小西瓜(当时,这“半个小西瓜”是全家人对我的特别供给),给爸爸送去。
到了小屋门口,我把门推开了一条缝,往里一看,爸爸正在昏暗的灯光下皱着眉头思索着什么问题。……不一会儿,爸爸已是汗如雨下了,虽然桌上放了一把折扇,可他也顾不上拿起来扇一扇,只是用胳膊抹一下汗,又刷刷地写了起来(当时没有空调、没有风扇,连窗子都没有,我是光着膀子写作的)。
我提着篮子快步走到书桌旁,轻轻地叫了声:“爸!”爸爸猛一惊,转过头来,看看是我,就笑着说:“哦,是你,你来干什么?”我指着篮子说:“妈妈让我给你送块西瓜。”说着,把瓜拿了出来,送给爸爸一个汤勺。
我出去了,过一会儿又折回来偷偷地从门缝往里看,只见西瓜依旧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