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予300名“优秀教员”每年增加津贴1万元、400名“骨干教员”年津贴2万元,50名“首席教授”年津贴5万元,并评选出15位“学术大师”年津贴8万—20万元。
对于院士一级的专家学者给予特别津贴:华中理工大学的院士月津贴1700元,合每年2万元。
浙江大学给院士们每月“学校津贴2000元、国家津贴200元、浙江省津贴1000元”,每月总共津贴3200元,合每年38400元。(据1999年2月7日《光明日报》的报导。)
1999年开学后,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试验全面的“岗位聘任和津贴制度”。例如北京大学原有教授800名,副教授1500名。其中计划聘任“学校关键岗位”1000名(实际聘任724名),“院系重点岗位”1500名。相应的岗位津贴为:A1级年薪5万元、A2级年薪4万元、A3级年薪3万元。清华大学的情况类似。
教员聘任制的财力基础
1999年9月开学以后教员大幅度加薪,财力后盾是国家投入拨款。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各获得18亿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各获得12亿元。这9所全国性重点大学先行一步,其他院校纷纷跟上。高校不仅动用了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还利用了校产收入来改善教员待遇。
合理地设置岗位
北京大学在1999年1月召开第十次全校党代表大会,提出用17年时间,到21世纪初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前7年(1999—2015年)打基础,后10年(2016—2025年)整体发展。
按照优才、优劳、优酬的原则,拉大分配差距。关键岗位的人员一定要确保,一般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机制流动,在流动中优化自己的队伍。北京大学曾搞过主干基础课、精品课、特色课,还设立了精品课程主持人、特色课程主持人。这次改革,教学岗位从制度上得到了体现。
1999年10月,学校在实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的全校干部会议上提出,教学科研单位只有85 % 的人员进入改制体系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现有的岗位分成A、B、C三大类,九个级别。第一类(A)是校聘关键岗位,第二类(B)是院系聘重点岗位,第三类(C)是基础岗位;具体称为A1、A2、A3;B1、B2、B3;C1、C2、C3;共九个级别。
在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改革中,重点支持1000名A类关键岗位和1500名B类重点岗位人员,共2500名,占学校教职工人数的35 %,纳入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专项经费支持。
分配制度的改革
在分配问题上,北京大学同清华大学协商,决定两校的最高和最低标准一致,中间津贴标准和岗位设置则各自具体安排。清华大学将教研岗位分为9个等级,在现有工资以外,每月再加岗位津贴300元、500元、800元、1200元、1700元、23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寒暑假中无津贴。
北京大学类似,将教研岗位分为ABC三大类,每类分3级,总共也是9个等级。
A类“关键岗位”人员是重点对象。计划中A类人员1000名,占全校7000名在职人员总数的14 % ,是学校操作和审核的重点。A类人员又分3级。
北大A1级关键岗位100名,计划占全校人员的;第一批聘任84名,占教授人数的十分之一。均为“学科带头人”和在岗院士,每人每月增加5000元岗位津贴,一年按10个月计,每人5万元。
A2级关键岗位300名,选聘在本学科领域中处于领先水平的“学科先进”;计划占全校人员的,其中有教授和一部分副教授。第一批经过学校三道审核关,聘用240名。每人每月增加4000元岗位津贴。
A3级关键岗位600名,是骨干力量,计划占全校人员的;第一批聘用400名。每人每月增加3000元岗位津贴。
有一部分教授落到院系聘的B级重点岗位上去,有一部分突出的年轻副教授到学校的A 级关键岗位上来。
各院系安排多少个A1、A2、A3关键岗位,由学校决定。同时定出津贴标准:A1级人员每年5万元,A2级人员每年4万元,A3级人员每年3万元。待遇拉开距离。同样是教授职称,过去的月薪只相差几十元钱,现在可以相差上千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