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1/4 页)
击舰上的鱼雷定深一般都在五米以上,有的还达到了六米。而驱逐舰的吃谁一般都在三米之内,很少超过四米。也就是说,这三条鱼雷根本不可能击中那艘驱逐舰!
结果,击中“罗德尼”号的那条鱼雷还真是从驱逐舰的肚皮下面溜过去的。
要怪。也只能怪“罗德尼”号上的了望员粗心大意。当时,几名了望员要么在观察东北方向上地战斗,要么在雨棚下躲雨,没人注意到海面上的雷迹。
说白了,还真没有那个海军军官相信,袭击舰能用鱼雷“教训”战列舰。
直到鱼雷击中了“罗德尼”号,并且发生了爆炸,战舰上的战斗警报才响了起来,接着整支舰队都拉响了战斗警报。此时。“帝国之星”号已经开始下沉了。
据“帝国之星”号唯一获救地船员回忆。爆炸非常猛烈,“罗德尼”号的舰尾几乎被抬出了水面。而且爆炸点就在舰尾左舷处,距离左侧的推进轴不会太远。遭到袭击后,Z舰队更是一片大难临头的景象,护航的驱逐舰甚至向东面打出了几枚照明弹。
直到半个小时后,菲利普斯才知道了确切情况。
他没有让舰队转向,只是“罗德尼”号的损伤让他更加觉得前途渺茫。
可以说,这条鱼雷暴露出了“纳尔逊”级战列舰地一个致命缺陷,即其侧舷主装甲带没有延伸到舰底!
为了采用九门十六英寸主炮,并且将排水量限制在条约的规定范围之内,“纳尔逊”级战列舰不但将三座主炮炮塔集中布置到舰首,将动力设备集中布置在舰尾,减少了两根推进轴,从而将主装甲带的保护范围降低到了战舰总长度的百分之五十五(当时,大部分战列舰的主装甲带的长度为舰长的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之间),另外,主装甲带也只延伸到了水线下三米,而没有一直延伸到舰底(后来,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都将其倾斜的主装甲带延伸到了舰底,以提高战舰地水下防护能力)。
结果,这条威力并不大的鱼雷让“罗德尼”号吃到了巨大的苦头。
舰队的速度迅速降低到了八节,菲利普斯可不想抛弃“罗德尼”号,率领“纳尔逊”号单独杀入太平洋。说白了,如果Z舰队只有一艘战列舰,就算到了太平洋,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一个小时后,也就是七点左右,“罗德尼”号的检修报告送了过来。
鱼雷炸穿了尾部油舱,损失点燃料还不算什么,主要是导致相邻三个舱室进水,从而使战舰的排水量增加了近千吨。为了避免尾倾,还得向右舷舰首的一个舱室注水。当然,这对战舰的航行影响还不是太大。
万幸的是,鱼雷没有炸断“罗德尼”号的左推进轴。
确定了伤情之后,菲利普斯没有再耽搁时间,随即下令将速度提高到十二节,继续向麦哲伦海峡前进。
后来,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菲利普斯为什么还要继续南下。
以当时的情况,他应该知道Z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了,按照最合理的选择,他应该率领舰队返航。即便按照英国海军部与英国首相的命令,Z舰队在能够进入太平洋的情况下不能返航,他也应该选择印度洋航线,而不是继续向麦哲伦海峡前进。
可实际上,菲利普斯没有选择的余地。
“罗德尼”号被鱼雷击中之后,损失了大概五百吨重油,使其续航力缩短了大概一千二百海里。考虑到南大西洋上的天气情况,Z舰队在进入印度洋之后不久,就必须与油船再次会合,补充燃料。
如此一来,Z舰队很有可能被第62舰队追上,并且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与其决战。
另外,按照菲利普斯的判断,敌人拦截舰队的指挥官也有可能前往Z舰队进入印度洋的航线上等待机会,而不会到麦哲伦海峡,准确的说,是阿根廷海盆海域等待机会。因此,选择南下还有更大的可能避开敌人的拦截舰队。
另外,在耽搁了两个小时之后,“反击”号即将追上来。
以“反击”号的速度,三艘主力舰能够在阿根廷海盆会合,即便在这个时候与敌人的拦截舰队遭遇,Z舰队也能投入全部的主力,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与敌人决战。因此,只要抓住机会,Z舰队有希望击败敌人的拦截舰队。
综合这些因素,加上之前的判断,菲利普斯认为南下对Z舰队更为有利。
当然,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敌人的拦截舰队需要花九到十个小时补充燃料。这样一来,Z舰队可能抢先进入南面的风暴区,从而摆脱敌人拦截舰队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