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页)
以有的激情。
盆景为“造型树桩”的概念,让他脑中闪现出多年前在参观自然博物馆时,在一件介绍远古人与自然植物时,展出的一副6000年前的古壁画中的画面:在石或土的基座上立有一株几何图形的树木,是古人出于树物祟拜而做成的祭物,如图腾般的;也由此及彼地忆起在教科书中,介绍印度出土2000年前类似同样造型的石雕……他茫然地望着眼前的景物,想象着几干年前人类因对自然的无知而在心灵中的原始反映。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在今天虽少有图腾般的祟拜情结却也触景生情地引发人们更多的联想,产生出自然界中树木、山林的物象和心象……并凭借己有的意象去评价盆景树桩的美,美在何处,美的“动人“程度。“树供”,对“树供”……人在盆景的创作与再创作(欣赏过程)中实践着个自的精神追求,试图从几架上的盆景中试图寻找到了宏观的自然,也找到了微观的自我。
人们从盆中之景的造型树桩、枝叶、配件、盆钵、托架甚至题名,共同营造出意境,从中体悟着物与我,我与物的双向交流,即可以化物为我,也可化我为物;感悟着彼与己、人与自然的合和同一,让盆中之景成为“仁智所乐”的对象。盆中树桩造景干余年来,上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他们都将其供在庭园、厅堂、几案、窗台、墙头近在咫尺地观赏把玩,从中寻觅到心中的意象并为之感动、感悟其中人与自然相溶合的文化本质,享受“竹林七贤”经典的诗意与生动画面的意境之美。
(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唐代壁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八十六
有些作品参加盆景展览前,为显露树的造形与修剪功力都要作“摘叶”处理,比如:雀梅、三角梅树桩之类。这样作盆中的树桩裸露枝干、桠杈、细枝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历历在目地展示着盆景人几十个春夏秋冬的一剪一刀。盆中茁壮的树桩自下而上全无保留地呈无数细密“之”字或“丫”字由粗渐细枝干组合而成一件绿色雕刻艺术品。观赏到每一步骤“雕刻”的全过程,人们可以看到树桩在每个春秋的生长痕迹,让人感动树桩呈现千年古树的形,更感动让“树”成型的人。人在这样的树桩面前都是卑恭地敬慕,就如人站在古树下仰望树冠一样,唯有感叹树的高大、树的古老,感受古树的威严。
早上刚刚作完有三十多年树龄雀梅树桩的“摘叶”,心中尚存被树之形与魂所感动的余启明,脑筋在飞速旋转地思索着,他的思绪越发地清晰明朗起来:盆景或树桩盆景分明是诗化的大自然呀!放置几架、几案上的盆中树桩,盆中树桩的形与势与态与气韵,会引发人联想到莽莽山林,想到大自然中曾经见过、听说过的各种林木景观。眼前摆置的盆景,其实就供奉在人心中的山林、树木、抽象的大自然。他想起“清供”这个曾纠缠他许久的词汇,他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明白本来很直白很筒单,却让他始终解理不清、表达不出清词汇含义的“清供”一词。不就是所摆置之物,以本原的形与势与态与色焙托出意境,供人静观孤赏地寻觅知音、知已的过程吗?他反问自己。那盆钵中矗立或仿山野大树型或画意树型的造型树桩,不就是供人用心观赏、供人贴近的赏鉴,有如古人所言的“清徽”,一种体现士人的清正风操和高雅形象的树木造型艺术,清静地置于盆钵中,如同置于几座上的石供一样地可以称之为“树木清供”吗?!树桩盆景,栽在盆钵中的矮化树桩经过艺人施技,成为典型再现艺术。那些山石盆景,包括旱石盆景和山水盆景才应称为盆景,那才是真正的盆中造景,以中国画理论指导下的盆中造景呢,如同人们平日所讲的创作,山水画般的创作,写意性的立体艺术。“树木清供”主要是溶入了人精神的艺术制作,是体现、表达着人对自然的感知,人对树木形象与情感认知的制作。
想到这里,余启*中一阵狂跳,有如经历了千辛万苦磨难的探宝者,当他用手触摸到深埋地下的宝藏一隅的那瞬间。怦怦地心动,让身体的血液加快远动,余老不禁用手掌抚摸着、按压着微微发热的脸狭,随后细眯双眼久久地仰天望去,飞扬的眉宇间一幅大彻大悟状,此时他心中有的只是*,无限的*。随后他大声冲不远处的刘晓喊道:“我找到了,刘晓,找到了,“树供”就是石供的供,树供,对树供!”刘晓望着兴奋异常的余老,下意识地重复着:“树供?树供,树供!”“对,就是树供,它本是盆栽的提升,更具有文化内涵。”刘晓回应着,他坚定的不容丝毫怀疑的语气,仿佛是在与谁在辨论,他是在与自己内心的疑惧辩论。
独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