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后,联合晋、吴两国对抗楚国。共王想平定江南地区,便有晋国攻击;想率领军队攻打中原,又有吴国在后面骚扰。楚国的军队腹背受敌,将士们常年东奔西跑,苦不堪言。
楚共王十六年,晋厉公率领全国的兵力,联合齐、鲁、卫等国家,*背叛晋国、归附楚国的郑国。共王亲自带领楚军,联合郑、夷两国的军队,以子反为元帅,昼夜兼程地北上援救郑国。
潘党在楚王亲军中,多次立有战功,得到共王的赏识,提拔他担任车右的职位。(战车上的配置,一般是驾马的居中,操弓的居左,执矛者居右,车右之职算是楚王的贴身保镖一类。)潘党心想自己学箭多年,虽然比不上养叔精巧,但是射箭的力量肯定能胜过他,养叔从封地回到军营,他便说话狂妄无礼,态度傲慢不敬,三番五次地向由基挑衅。当时两军相互僵持着,还没有开战,潘党在军营里练习射箭,捆了七层厚厚的战甲,放在靶子上面,站到百步以外放箭,观看的人密密麻麻地围了好几重。潘党臂力惊人,射出的箭卡在战甲中间,射穿了七层,将士们都起哄叫好。由基满脸鄙视,讥讽地说:“小娃儿的把戏。”潘党很不服气,要养叔也射一箭看看。由基说:“射穿战甲不算稀奇,我今天教你个送箭的射法。”于是拉开弓一箭射去,正好把潘党贯穿在战甲里的箭送出了战甲,他的箭仍旧穿在里面。观看的人都瞠目结舌。潘党这才终身佩服,向由基敬礼(肃拜:行礼的一种方式,穿甲胄的军人多采用这种方式站着敬礼。)说:“将军神箭果然是名不虚传,今天我输得口服心服,对你甘拜下风。我曾不自量力地向你挑战,或许对你有不够尊重的地方,恳求你能原谅。”
将士们把战甲和箭一起取下来,在军营里到处夸耀,又抬到楚王的大帐里,禀告两位将军赌箭的情形,说:“大王有两位这么勇猛的大将,何愁打仗不胜呢?”楚王看到由基又在军队里炫耀箭术,气得大骂:“打仗全靠智谋取胜,岂凭一个人的勇猛?两军即将交战,你却跟人斗狠,这是大为辱国的事情!明天早上你要射箭,必定会死在别人的箭下。”共王没收了他俩的箭袋,禁止他们射箭。
第二天,楚、晋两军在鄢陵决战,杀得愁云惨日,鬼哭狼嚎。共王乘着裹金战车,头戴凤翅钢盔,身穿重铠战甲,外面披着蟠龙红袍,手里握着狼牙长槊,身先士卒地杀敌,一路斩将夺旗、所向披靡。晋国大将吕锜远远望见,搭上弓箭,瞄得精准,一箭正好射中楚王的左眼。车右潘党拼死救驾,才保全共王逃脱,没被俘虏。楚王退回到大帐救治,已经变成了独眼龙,英俊的容貌全给毁了,气得怒不可遏,急忙叫人传神箭养叔过来。由基赶到后,楚王取出两支西夷长箭交给他说:“射我的人是吕锜,请将军用你的神箭为我报仇。”吕锜是晋国的名将,由基以前和他有过交锋,当即奉了楚王的命令,让颉儿驾车,径直闯进晋国的军队里,恰好遇到吕锜带兵追赶。由基大骂:“你小子竟敢射伤我家大王——快偿命来!”愤怒地发箭,快得像闪电流星。吕锜来不及躲避,被箭射穿了脖子,当即倒在自己的箭袋上死了。由基将剩下的一只箭还给楚王,复命说:“已经为大王报了恶仇。”楚王也不说谢谢,把箭袋子还给他,又送给他一副狻猊战甲,让他领兵断后。
晋军追赶得很紧,由基因为楚王的命令犹豫不决,旁边的将士一齐说:“虽然楚王有令不让你射箭,但是为了国家,你必须得射呀!”他这才搭弓射箭,中箭的不是爆头就是穿喉,全都当场毙命。晋兵这才不敢逼得太近。(他的箭都可以当手枪使了,在冷兵器时代自然所向无敌。)
当天晚上,中军元帅子反喝醉了酒,昏睡不醒。楚王下达的命令得不到执行,料想也没有办法打赢晋国,只好带着军队趁夜逃走了。子反半路醒来,看到自己被捆在车上,知道是他喝醉酒延误了军机,愧疚地拔剑自杀了。楚国这一仗打下来,损失了众多将士,国家威信大减,再也没有实力*中原,霸业拱手让给了晋国。
屈巫帮着晋国制定对付楚国的计谋,在鄢陵打败了楚国,又让他的儿子狐庸,教吴国人行军布阵、水上作战的方法,把楚国东南方的附庸属国都抢了去。又过了五年,楚国子重*吴国,在衡山吃了败仗,吴人乘胜袭击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驾城。楚国人因此都埋怨子重,他感到万分惭愧,没脸觐见楚王,内疚地病死了。
楚国到此国力大为削减,再也不能振兴,共王悲愤交加,抑郁得生了重病,召养叔进宫说:“我平时对你十分严苛,是因为你射箭的才能已经达到极致,连老天爷都会嫉妒你,我怕你仗着箭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战场上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